俄烏衝突第12天,烏或放棄加入北約,俄做好談判準備,美不樂意了

 時間來到3月7日,俄烏交戰也進入了第12天,緊張局勢正迎來重要轉折點。

至少5個跡象吧。

1,俄軍在烏境內的特別軍事行動,或許正步入尾聲。

7日,俄國防部表示,俄軍已經基本解除了烏克蘭空軍的戰鬥力,並警告烏周邊兩國不要為烏克蘭戰機提供機場、以作基地使用。

俄方還宣布,自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軍已累計癱瘓了2100多個烏克蘭軍事設施,其中包括74個指揮所、68座雷達站以及108套防空係統。

用普京的話來說,俄軍正在按計劃完成既定目標,也終將完成所有作戰任務。

這意味著,烏克蘭的軍事設施、烏軍的主要戰力都已經被“癱瘓”得所剩無幾了,正麵戰場的對抗已經進入尾聲。

2,普京做好了談判準備。

7日,普京在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通話中確認,俄方已經準備好和烏克蘭當局、外國夥伴通過對話解決衝突了,並再次警告基輔——任何企圖拖延談判、繼續負隅頑抗的行為都是徒勞的。

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德國總理朔爾茨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包括埃爾多安本人,都表露出了極強的“願意調停俄烏衝突”的意願。

尤其是正在參加法國總統大選的馬克龍,6日晚又給普京打去了第4次電話,再度表明“願意斡旋俄烏衝突”之意。

畢竟,一旦成功調停俄烏衝突,不僅能收獲國內民眾的支持率和國際社會的讚譽,甚至連“諾貝爾和平獎”都有望獲得,法德以土等國似乎都不想錯過。

當然,國際各方表露出“斡旋”之意,也從側麵反映出了——俄烏衝突是時候結束了。

3,烏克蘭境內的俄軍,於7日清晨再次宣布進入“靜默狀態”了,以確保烏克蘭首都基輔和馬裏烏波爾、哈爾科夫、蘇梅等地的人道主義通道順利開通。

當然了,為了確保烏軍和其他“激進組織”搞破壞行動,俄軍也在保持戒備並通過無人機監控各地居民撤離。

要注意,在5日,俄軍也曾宣布進入“靜默狀態”,但隨後因為烏克蘭當局拒絕延長該狀態,俄軍便恢複了軍事行動。如今俄軍再次宣布“靜默狀態”,意味著烏克蘭方麵已經同意了相關決定。

4,俄烏衝突下的天然氣貿易、開始重回正軌了。

7日,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布,將繼續通過烏克蘭向歐洲運送天然氣,且每日運量保持不變。

眾所周知,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境內的天然氣管道便陷入了“停工”狀態,隨著戰事持續膠著,外界也一度認為“停工”會被延長。

如今,隨著俄恢複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氣,表明烏境內的天然氣管道已解除威脅,局勢正開始緩和。

5,烏克蘭或將放棄加入北約。

7日,烏克蘭談判代表、烏執政黨議會黨團主席阿拉哈米亞表示,未來5到10年內,北約並不準備討論烏克蘭加入該組織一事,烏方也不會在致力於申請加入北約,而是討論某種“非北約模式”

也就是說,在意識到北約一直“畫餅”吊烏克蘭胃口之後,基輔也開始有所醒悟了,有意放棄尋求加入北約了。

要注意,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一直是俄羅斯在安全問題上的最根本訴求之一,也是決定俄烏談判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更要注意,當地時間7日晚,俄烏將舉行第三輪談判,烏克蘭在這個時候釋放“不再尋求加入北約”的信號,頗有一番“妥協”的意味。

事實上,開啟一場戰爭的代價是難以估量,俄烏雙方都耗不起,而俄方一開始的計劃,或許就是發起“閃電戰”,迅速“打服、打醒”烏克蘭,開啟談判進程,一舉解除俄周邊安全威脅。

盡管,在美英等西方國家的“煽風點火”下,俄烏戰事持續膠著了12天,但最終還是迎來了停戰轉折點,也算是一個較為樂觀的消息了。

不過,俄烏衝突進入尾聲,雖然是國際社會樂於看到的,但卻是美英等國極不想要的結果。

一方麵,在俄烏衝突中,烏克蘭並不具備優勢,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就更能得到了。

所以,俄烏衝突進入尾聲,俄方有更大的概率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即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去軍事化、無核化以及承認俄對克裏米亞的主權等等。

屆時,美英不僅無法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做文章”、向俄施壓,此前向基輔“遞棍子”、在輿論上造勢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另一方麵,俄烏衝突的落幕,也將阻礙美國實現“俄歐分裂”的計劃,美國忙前忙後,很可能落得一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

因此,在意識到俄烏和談有望成功,美英將被“排除在外”之後,白宮又開始“從中作梗”了。

主要3個體現吧。

體現一,美國一反常態,開始向烏克蘭遞“鐵棍”了。

7日,美國務卿布林肯宣布,北約成員國已被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戰鬥機,並稱他正在與波蘭進行討論,如果波蘭願意但卻沒戰機可提供,那麼美國可以“做些什麼”、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言下之意,美國可能要通過波蘭這一“中轉站”、向烏克蘭提供戰機了。

請注意,美國此次軍援不同於以往給些“過時、老舊”的防禦性武器,而是具備重大殺傷力、甚至可能影響戰局的戰鬥機。而且,一旦美國決定送戰機,就意味著將在波蘭設立一個空軍基地。

簡單來說,區別於美國以往的“遞棍子”之舉,這回向烏克蘭遞的是“鐵棍”。

不過,對於布林肯的表態,波蘭方麵已經迅速否認了。畢竟,俄烏衝突的關鍵時刻,誰也不想成為夾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棋子”。

體現二,美國正在製定計劃、幫助烏克蘭建立“流亡政府”,以便在烏總統出逃或身亡,以及烏克蘭戰敗的情況下,確保烏政府能得到延續

也就是說,美國已經在替烏克蘭做“戰鬥到底”的準備了。

甚至再大膽一點猜測——如果澤連斯基執意和談,美國會不會強行讓烏克蘭政府“流亡”?

體現三,俄烏正在交戰,布林肯卻於6日“悄悄”入境烏克蘭,並且到訪了美駐基輔大使館,期間還與烏外長庫列巴舉行了會談。

要注意,俄軍大批部隊正包圍基輔,布林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基輔,是很讓人意外的。不排除布林肯故意製造輿論、混淆視聽,以釋放“支持烏克蘭”信號的可能。

總之,美國做了這麼多,目的就是一個——煽動烏克蘭繼續與俄對抗,破壞俄烏和談。

對此,且談幾句粗淺的看法吧。

眼下,俄烏局勢正迎來關鍵時刻!

盡管,俄烏衝突正在步入尾聲,但美國卻不想看到俄烏和談的一幕出現,普京做好談判準備的同時,也應多多防備美國的“煽風點火”之舉。

尤其是,隨著俄烏和談希望增大,“氣急敗壞”的美國很可能劍走偏鋒、采取危險措施,導致戰火外溢。

總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俄烏局勢仍在諸多變數,時間越拖、變數越多,主張和平解決衝突的各方,都得提高警惕了。

最後,衝突與對抗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製裁更不是化解爭端的方式!

還是希望國際各方以和為貴,通過積極、和平的方式推動局勢緩和、停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