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行業變強還需多久?德媒大膽預測:至少還要幾代人時間

 


據美國媒體報道,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半導體行業迅速發展,不到十年就誕生了東芝、NEC、高通等大型公司,當時日本憑藉著更低的生產成本和技術走到了前沿,在八十年代後期晶元最高佔有世界市場超過50%。但後來美國見這塊「蛋糕」有很大投資價值,就強行和日本簽訂了所謂的《半導體協議》,規定日本在世界市場佔有份額和出口最低價。美國則利用這一時機迅速注資,並在十幾年後超過日本,坐上了半導體行業的「頭號交椅」。

前日,美國總統拜登現身記者會。因為最近日本首相菅義偉要來和拜登會面,美國對拉攏日韓加入「半導體組織」抱有很大期望;拜登手握晶元在台上很驕傲地表示,他手裡拿的那塊晶元肉眼很難看見,但正是這個小晶元讓美國成千上萬的工人找到了工作,還大大降低了工作時間,這就是美國21世紀的競爭力!消息稱,最近受到比特幣市場暴漲等原因,世界市場高端晶元出現了短缺。

德國《新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起步比較晚,但發展最近幾年還是很快的。因為各種因素影響,基本上是在世界市場都被瓜分完後才開始做研發,所以比較困難。在今年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採購國,都保持著每年進口額超過3000億美元的數據,但其中的大部分收益都流向了外國公司,所以研發國產技術實現利潤的「內循環」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該報刊認為,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在貿易戰中,直接掐斷了對一部分中國企業的晶元供應,使得這些企業受到巨大損失。所以不管世界上哪個國家,想要從美國手中擺脫,必須實現晶元獨立自主研發。中國晶元行業的投資在去年猛增了400%,達到300多億美元,所以單從資金方面來看,中國企業對晶元的重視程度還是非常大的。

但德媒話鋒一轉,直接表示:但迄今為止,中國半導體行業取得的進展仍有限。僅用金錢往裡面「堆」根本不能保證該行業快速崛起,從日本、美國的經驗看,半導體行業需要時間和技術的積累。目前這些中國企業中最缺乏的就是半導體行業的優秀人才、高素質專家,所以從時間上預測還要培養好幾代人才能實現半導體的真正變強。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領域學者認為,除了人才缺口大以外,半導體技術更需要國際合作;例如美國和荷蘭合作的光刻機和晶元技術,兩者都掌握著高端壟斷商業機密,相互共存,他認為:「半導體領域面積實在太大,一個國家專精其中三四個領域就已經算是『頂尖』了,要單獨掌握所有的先進技術沒有其他國家合作的話,難度就要翻上不止幾十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