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大國競爭!美軍運輸機居然不夠用,重新考慮未來戰略空運譜系

 


2020年4月5日,美國新澤西州麥圭爾-迪克斯-萊克赫斯特聯合基地,一架分配給第305空中機動聯隊的C-17「全球霸主」III型飛機停在飛行線上。C-17可以執行戰術空運和空投任務,並可以在空中醫療後送期間運送廢棄物和流動病人。美國空軍少校布萊恩·瓦格納拍攝。

美國空軍正在考慮未來戰略空運的「一系列系統」,因為它將目光投向了C-17以外的領域,以期看到未來高端戰鬥中的機動性需求。

空中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司令傑奎琳·D·范·奧沃斯特(Jacqueline D.Van Ovost)將軍說,正在進行的軍事演習著眼於大國競爭,這組系統可能需要滿足這種條件下的重型貨物運輸能力。

說白了,以空運能力著稱的美軍,覺得自己的在面對大國競爭時,覺得自己空運能力不夠用了……

「當我們調查我所要求的能力時,當我與海軍陸戰隊和陸軍一起工作時,他們需要運輸什麼,需要什麼類型的時間表?它們擁有什麼樣的能力?它們可能被部署在哪裡?」范·奧沃斯特在3月31日米切爾空軍研究所的一次活動中說。

隨著美國開始重新進行「大國競爭」,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對空運能力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各種重型裝備的運輸任務,C-130根本無法承擔。

作為中型運輸機,已經改到了C-130J的C-130依然是先進的,但是確實在美軍裝備逐漸加重的情況下有些不夠用了。

比如,斯特瑞克在改進後已經無法再使用C-130空運,必須用C-17進行運輸。美軍空降兵的MFP輕型坦克也必須使用C-17才能運輸。

斯特瑞克最新的DVH-A1底盤達到了28.5噸,還有安裝武器站的型號,不止重量,連高度都超標了

正在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進行測試的通用動力公司MPF輕型坦克方案,重量為34.4噸

海軍陸戰隊的瀕海戰鬥團需要運輸機拉著反艦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在島鏈上和某個擁有大量彈道導彈的國家打游擊,C-17少不了

要拉著「深度打擊」導彈到處飛,躲避某國的彈道導彈

可能還有這個,「作戰火力」(OpFires),一種以M977卡車為底盤的,以「品」字布局按照三枚導彈的發射箱的車載高超聲速武器。

甚至空軍的快速猛禽計劃都需要C-17作為移動補給站

一個「快速猛禽」部署任務包至少包括一架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搭載油料和相關保障物資,讓至少4架F-22在一個陌生機場也能維持運作。

總而言之,隨著中俄能力的提升,逼的美軍裝備越來越重,以前斯特瑞克旅包打天下的想法已經破滅,回歸重裝部隊後C-130完全不夠用,必須要C-17挑大樑

未來的空運要求不僅僅是一架飛機的運載量那麼簡單,還包括它攜帶不同的有效載荷進入有爭議環境的能力。例如,攜帶攻擊性能力,如空射誘餌或導彈。

美軍這是打算讓運輸機客串轟炸機用,這個是早有相關項目的,並機進行過實驗。

C-5空射「民兵」彈道導彈

C-17的貨盤投射系統,可以用來投射各種防區外武器

范奧沃斯特說:「我考慮的不僅僅是數量,我還考慮了在這個有爭議的區域內做事的能力。」「你怎麼能認為小型飛機也能飛起來……在需要的時候給(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或陸軍帶去能力?所以這些絕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隨著我們前進和進行這些軍事演習,這就是我們如何調整下一個,如果你願意的話,未來C-5,C-17結合所需的屬性。」

注意這裡沒說C-130,可見前文的「小型飛機」說的就是C-130,未來美軍主要是繞著C-5和C-17來進行作戰部署。

KC-46A必要的時候也能當運輸機用,不過美國空軍可能捨不得,畢竟KC-135運輸機很老了,也急需替換。

而且現在KC-46A還有些毛病,但是美國空軍還是一口氣訂購了175架

對於目前的機隊,空中機動司令部正在研究基於條件的維護的潛力,以了解C-17可以飛行多長時間。范奧沃斯特說,在C-17結束其使用壽命之前,時間框架看起來在2060年左右。

范·奧沃斯特說:「我們在分析上是樂觀的,但這需要繼續研究我們將不得不對這架飛機做些什麼,所以我想說,我們對飛機的壽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就目前而言,「很難說會發生什麼」,即使是在接下來的20年里。她說:「要想完全取代C-17真的很遙遠。」

不知道美軍現在是否會想起C-141「運輸星」運輸機,該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為貨運設計的噴氣式飛機,是第一種使用渦扇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喬治亞州分部研製。主要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C-141的貨艙雖然不如後來出現的C-5和C-17的大,但是也能輕鬆的裝載長達31米的大型貨物。其貨艙也可一次運載208名全副武裝的地面部隊士兵,或168名攜帶全套裝備的傘兵。機尾開有巨大的蚌式尾門,方便裝卸大型貨物(但與C-17、安-225的大型頭部「鯨魚」型相比,還是稍有不方便)。該機還可以運送"民兵"戰略彈道導彈。在海灣戰爭期間,C-141飛行了37000架次,在90%的架次中能準時抵達目的地。

大於C-130小於C-17,很符合美軍現在的需求,如果該機現在還在,上面提到的運輸斯特瑞克和MPF輕型坦克的運輸都將不再是問題。

C-141「運輸星」從1963年到1968年共生產了285架,參加過從越南戰爭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在內的幾乎全部美國軍事行動,於2006年5月全部退役。冷戰後美軍砍掉了很多裝備,在研的和現役的一大堆。

可能當時如日中天的美軍從沒想過自己居然會有運力不足的時候,那個時候也正好是拉姆斯菲爾德主張C-130配合斯特瑞克裝甲車,96個小時之內將滿編斯特瑞克旅投送至世界上任何一個戰區並迅速形成戰鬥力的時候。

那時的美軍恐怕從未想過,自己會遇到如今「運不到,運到了也打不過」的情況。

復產C-141已經不可能,如果美軍真的急需新「中間」運輸機的話,歐洲的A400M倒是個選擇。

但注意,美國空軍這是哭窮,運輸機領域,美國列裝C-5M有52架,C-17有222架、C-130H有196架,C-130J有125架,加上其他運輸機型號合計有940架。依然是天下第一,只是和它「世界警察」的「地位」和……非常狂妄的野心——同時擊敗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不匹配。

美國龐大的運輸機機隊是世界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甚至加起來都不行),美軍覺得不夠用是自己資源分配和野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