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不怕美國威脅,看看2016年的中美南海對峙就知道了

 2021年初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國表現出的態度讓人大為振奮,外交部「硬懟」美國,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無懼美國威脅的底氣。

改變並非突然發生,回首往事,2016年發生在中國身上的改變就已很明顯。

2016年6月30日,三亞海事局發布的一則航行警告,引起了世界的關註:自7月5日8時到7月11日8時,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軍事活動,禁止船隻駛入。

「相關海域」是哪裡?「軍事活動」是什麼?聯繫到此前不斷發酵的南海局勢,大家不由得議論紛紛。

中國還不曾表態,外媒已披露,聲稱南海有進行大規模軍演的跡象。

為什麼是南海,多大規模的軍演,目的何在,這還要說到始自2013年的南海「仲裁」問題。

南海自古屬於中國,我們開發建設南海無需別人首肯,更不需要「仲裁」。雖然菲律賓對此長期有異議,但中國也始終奉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從未主動在南海挑起事端。

不過,在美國支持下,菲律賓在2013年強行提出要「仲裁」南海問題,雖然中國多次表示不承認這個「仲裁庭」的管轄權,但有美國撐腰,菲律賓竟不予理會,堅持要求「仲裁」。

美國不僅在口頭上支持,更是以行動讓南海成為了衝突前沿,美國派遣軍艦、飛機前往南海「巡航」,展示他們捍衛航行、飛行「自由」的決心。

美國為什麼對南海這麼上心,當時它的戰略是「亞太再平衡」,所以要對中國的地緣政治能力進行反對和壓制。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的實施,南海地區的地位就水漲船高,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前沿,菲律賓成為它的馬前卒。

所以美國要支持菲律賓等國並指責中國,隨著中國南海建設持續進行,美國各界對中國的指責也趨向嚴厲和強硬。奧巴馬在4月就公然為菲律賓和越南站台,指責中國「大國強權」。

到了2015年10月27日,美軍拉森號導彈驅逐艦更是侵入至我美濟礁和渚碧礁12海里挑釁,成為美國對華南海舉措的標誌性事件,它意味著中美南海博弈局面的形成。

到12月10日,又有美軍一架B-52轟炸機在 「執行任務」時飛入南海華陽礁上空12海里範圍內,這反映出中美在南海博弈與戰略對抗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升級。

在戰略競爭的同時,背後也是暗流涌動。中美兩國大國的博弈,讓周邊地區的政策選項減少了很多,「選邊站」成了一個主要特點。

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這些國家追隨美國自然不用說,不過不願選邊美國的國家仍然有很多,其中不僅包括了東南亞地區大多數國家,還有印度、韓國等。

美國對盟友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除了多次和日、澳、菲、新、越等國舉行軍演,還持續提供軍事援助。

2015年菲律賓從美國得到79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越南獲得1800萬美元。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說法,2015年美國投入了1.19億美元幫助東南亞國家發展海上力量,2016年增加到了1.4億美元。其中的大戶就是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這些國家。

對中國而言,2015年的中國實力已和世紀初不可同日而語,南海戰略更是上升到外交戰略中前所未有的地位。對美軍的挑釁,中國始終保持著克制,海軍採取了監視、跟蹤和警告的對應措施;之後,中國外交渠道與軍方均向美方提出了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雖然中國尚且沒有進一步的動作,但南海局勢更趨緊張了。

如此持續發酵到2016年,事情終於發展到了臨界點。

3月,美海軍派出斯坦尼斯航母編隊到南海附近活動,同時日本海自派遣多艘艦艇停靠菲律賓。

這時,正是中美就南海問題展開戰略談話的時機,動機如何不言自明。

6月初,雙方始終無法取得共識,確切說是我們這次對美國一貫的「強權即是公理」的邏輯進行了反駁,沒有屈服於美國的霸權。

而很快——7月12日,又是所謂「仲裁結果」公布的日子。

中國的態度讓美國意識到,「仲裁」無法讓中國在南海後退一步,於是祭出了軍事威脅這個屢試不爽的法寶。

2016年6月,美國果然迫不及待先後向南海地區派出駐紮於日本的里根號航母,隨即繼續加碼,又把第四艦隊的斯坦尼斯號航母派遣到了南海。

對美國而言,派遣一艘還是兩艘航母意義是不一樣的。一艘美國航母駛入熱點地區,一般意味著威懾,態度大於實際。兩艘航母,那就意味著有正兒八經開戰的可能。

兩個航母戰鬥群,十幾艘水面水下艦艇在6月間駛入南海,幾十架戰機起起降降進行編隊攻擊和防禦表演,原本平靜的南海海面頓時惡浪翻滾,美國媒體的推波助瀾更使得水漲船高。

值得提一下的,還有本次事件的主角之一,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司令哈里·哈里斯。此君在日本出生,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是歷史上首位任此要職的亞裔。

哈里斯是美軍亞太再平衡的鐵杆支持者,他在2015年5月上任前接受採訪時就聲稱亞太再平衡是美軍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美國海軍已定下目標,到2020年時將把60%軍力轉移到亞太地區。

哈里斯其時上任不久,此君果然不只是嘴上說說,更是公開叫囂,美軍已「做好今夜與中國開戰」的準備。

美軍的囂張有它的本錢,雙航母戰鬥群確實足以碾壓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力。我們並不是沒有吃過虧,猶記得1996年台海演習,美軍也是出動雙航母而來。當時我軍實力未濟,美國如果出手干涉,我們並無能與之一戰的把握,故此只能忍辱負重,按捺下一口惡氣,留作日後的騰飛。

轉眼20年過去,美軍雙航母編隊再現,哈里斯口出狂言,氣焰更囂張到了極點,此番中國該如何應對呢?

這一次,中國決定不再忍氣吞聲。事實也讓我們無法退讓,一旦後退,美國必將得寸進尺,讓東亞、東南亞各國蠶食、瓜分我國的南海諸島,我們經過多年奮鬥才得到提高的國際地位也將受到嚴峻挑戰。

6月30日,外媒首先發出報道,聲稱我軍三大艦隊多艘主力艦有集結跡象,似乎有在南海進行大規模軍演的跡象。

7月3日,三亞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自7月5日8時到7月11日8時,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軍事活動,禁止船隻駛入。

聯繫到所謂南海仲裁案的公布時間將是7月12日,雖說中國官員對記者表示這只是「中國海軍根據年度計划進行的例行性演練」,但恐怕誰也不會拿這樣外交性地辭令當真。

而且,「演練」和「演習」一字之差,又讓人產生許多聯想,對手也概莫能外,外媒紛紛將之與12日的仲裁聯繫到一起。

當然,不管是演習或是演練,西沙群島是中國領土,中國在此進行軍事行動既合理又合法,別人是無權干涉的。

在2016年那個時間點,我們的軍力如何呢?

遼寧艦在2012年9月25日交付海軍,2013年11月中國海軍以遼寧號為主編組了航母戰鬥群在南海進行了47天的海上綜合演練,這意味著遼寧號開始具備戰鬥能力。

光靠剛具備戰鬥能力的遼寧號,難以匹敵美軍貨真價實的雙航母編隊,但當時中國海軍真正的主角並不是遼寧號,052C/052D/054A這些現代化的新銳戰艦更讓對手害怕,當然還有水下的093B核潛艇和空中轟六K掛載的鷹擊-12。

據傳,東風21D和東風26這樣的大殺器,也已被隱蔽部署到了西南大山中蓄勢待發。

7月5日,演習序幕拉開,解放軍戰艦雲集南海,各作戰單元進入指定位置,拉開架勢,擺出臨戰姿態。

有人以為我們架勢一拉開,美軍就慫了,其實並不是這樣。7月5號後,美軍確實把主力撤出了南海,只保留了幾艘驅逐艦緊貼著菲律賓進行戒備航行。

但這並不是說美軍就認輸了,兩個航母編隊並未返回基地,而是轉進到了南海外的太平洋海面上,這是進入陣位的行動,也是針鋒相對的架勢。

其實這時才是真正劍拔弩張的時刻,美軍航母開始隱蔽機動,是為了隱藏航母和艦隊的坐標,並且還實行了無線電靜默和新聞管制,這都是戰前的動作。

以往,美軍這樣咄咄逼人的動作收到過不少回報,讓他們嘗到了不少甜頭,並以為可以繼續憑藉軍力威脅到中國。

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

中國這次派出四位上將坐鎮南海,海空軍精銳盡出,明確表現出堅決維護主權的意志與決心,這出乎美國決策層和美軍的意料。

同時,我軍又向預備役軍人發出徵召令,將有經驗的老兵補充到前線部隊,這是罕見的舉動,自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從未出現過。

一切,都彰示著中國堅決維護主權的決心,為此不惜一戰。

從局面上來看,中美都擺開了架勢,但其實中國已經是謀定而動。

事後分析可以看出,美軍之前的高調並不是好事,航母編隊在南海盤桓半個月之久,中國已做好了足夠的準備,掌握了其基本實力和活動規律。

也就是說,美軍先機已失,中國選擇了後發制人。

何況,在家門口作戰,我們佔盡主場優勢,美軍航母編隊再強大,在行蹤已露的情況下也難施展拳腳,故此只能選擇撤離隱藏蹤跡,以便展開臨戰狀態。

但航母已被我們盯上,哪能讓它說消失就消失呢。這時,古老的謀略起到了作用,中國不斷利用信息戰和心理戰暗示美軍,航母的坐標始終在我掌握之中。當新聞媒體公布轟六K巡航黃岩島上空的圖片時,美軍不信也必須信了,這意味著美國自以為在菲律賓外海隱蔽得很好的航母坐標信息已暴露,根據「發現即被摧毀」的原則,一旦開打,航母必定無法逃脫打擊。

古老的《孫子兵法》中說: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

——這幾條,我們都佔了。美軍先機盡失,航母戰鬥群行動盡被我掌握,只能選擇立即撤離。

至此,圍繞著南海仲裁案中美雙方的這次戰略性質的軍事對抗,以中方的完勝而告結束。

再回頭梳理一下時間線,能更明白整個事件的過程。

根據公開新聞:7月8日,解放軍舉行火箭軍和海空軍大型聯合軍事演習,7月12日之前,美艦隊主力就已離開南海,轉進菲律賓海活動。

——這是最劍拔弩張的時刻。

7月12日,「仲裁」結果出爐,中國宣布:對此結果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

19-21日,中國舉行第二輪演習,同時中國公布了轟6K巡航照片,表示美航母蹤跡已暴露。

26日美艦隊撤離,各自返回。

——其中的因果,不言自明。

大國之間博弈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美軍撤退,菲律賓的態度立即朝積極方向轉變,開始抨擊美國,除了要求美國「報銷」菲律賓所支付的仲裁費用,還派出特使訪華,到了10月更是親自訪華修復中菲關係。中國也展示了自己的大國胸懷與氣度,給了杜特爾特高規格的接待,自此中菲關係得到和解。

從2016年到2021年,時間又已過去近五年。五年的斗轉星移,人間又換了氣象,明眼人都看得出的是中國國力的不斷增長,隨之帶來話語權的不斷加強。

此消彼長之下,中國的底氣更足,更為顯見的例子是今年3月18日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美國習慣了頤指氣使,態度居高臨下,我方直接硬懟「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講話」,此言一出,讓國人揚眉吐氣,也讓外媒震驚。

同為辛丑年,兩甲子前中國屈辱簽下《辛丑條約》的老照片被翻出來對比,不得不讓人感慨「時代真的變了」

相比五年前,我們更不怕美國的威脅,這不僅僅在於GDP的增長,更在於經濟的增長為中國帶來綜合國力的提升。

五年前,美軍雙航母編隊讓中國如臨大敵,海空軍幾乎全軍出動方才在對峙中獲得優勢。五年後,山東艦已入列,遼寧號戰鬥力早已成型,中國也有了自己的雙航母編隊,且第三艘航母有望在今年下水。

2016年南海逼退美軍雙航母戰鬥群只是個開始,就在今年中美戰略對話前,1月解放軍大批戰機對接近台灣的美國航母戰鬥群發動了模擬攻擊,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放棄其妄圖訪問台灣的夢想,這是軍事「交流」渠道的又一次勝利。

在此之前,有過銀河號事件、駐南使館被炸、南海撞機事件,為了贏得發展的時間,我們都選擇了隱忍。如今,中國強大了,已無需再忍,如果美國的霸權思想不加以改變,此類事情以後只會更常見,因為美國的衰弱已是肉眼可見,而中國還在持續走向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