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將召開四方峰會 拉攏新德里 美國軍方視印度為戰略機會

 


在西太平洋執行任務的美國海軍里根號(CVN-76)航母戰鬥群和拳師號(LHD-4)兩棲攻擊群

作為美國新政府印太戰略的關鍵一環,白宮3月9日宣布,拜登總統將於本周五(3月12日)以視頻形式,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及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進行「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會議(The 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QUAD)。這是美日印澳史上第一次召開國家首腦層級的四方對話機制會議來討論印太地區外交和安全策略,以往會議都是由外交部長參加。

外界注意到,就在美日印澳領袖舉行這次峰會之後的幾天,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將訪問日本和韓國。這也是拜登總統今年1月20日宣誓就職後,美國政府最高層官員展開的首次外訪。

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在9日的白宮新聞簡報會上介紹了拜登將在四方會議上談論的內容。她說:「星期五早上,拜登總統將透過視頻與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領袖們開會,包括日本首相菅義偉、印度總理莫迪,以及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

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在2004年大海嘯之後設立,2007年正式成立,此後長期都有經常性的會議,不過一般都是工作會議和外交部長層級會議。而且在隨後的8年里,這個四方對話機制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但是隨著印太地緣態勢變得尖銳複雜,四國領導人2017年在馬尼拉參加東盟峰會期間,磋商決定恢復「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並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磋商。

今年3月12日的四方會議將是第一次提升到領導人階層。拜登在入主白宮後,將開展多邊接觸視為其外交政策的要務。白宮發言人普薩基稱,「我們與印太地區的盟友跟夥伴們緊密合作,將討論一系列議題。預計將討論國際社會正在面臨的新冠病毒威脅、經濟合作,當然還有氣候變化。」

之前,特朗普總統退出了現在已經改為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拜登政府是否會重新加入這個多邊貿易協定?是目前亞太地區國家十分關注的動向。但白宮表示,本星期五的會議並不會直接與此相關,但將透過本次會議進行比以往都更高層的經濟合作討論。

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是「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成員國,這一機制在2007年成立後,除了提供四國高官討論區域安全的平台,並時常舉辦聯合海上演習。儘管「四方安全對話」是一個非正式的機制,不是像北約組織那樣的正式軍事同盟,但這個被媒體形容為印太地區的「小北約」的機制,卻被外界看作是華盛頓應對大國競爭的一種有效抗衡。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上周在談到四國領導人會談時稱,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對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印太地區非常重要。它即使不會擁有一個類似秘書處那樣的龐大體系,「但卻是四國領導人進行建設性協作,維護印太地區繁榮和穩定的一個機制。」

在過去一年,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得到快速加強,主要通過四國之間的雙邊協議和共同軍事演習來體現。去年11月,澳大利亞首次參加了四方同時參加的年度「馬拉巴爾」海軍演習。

3月9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辦的關於印太地區安全態勢的聽證會上,美軍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海軍上將聲稱,大國競爭態勢是對美國最大的戰略威脅,也是21世紀對安全構成的最大長期戰略威脅,而美國在與相關對手展開大國競爭時面臨的最大危險是常規威懾力的削弱。

他指出,美國必須採取一種具有「戰鬥可信性」的常規威懾態勢,以防止衝突,保護美國利益並確保其盟友和夥伴的安全。戴維森上將說:「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威懾態勢必須顯示出能力、實力和意願,徹底讓對手相信,通過軍事力量實現其目標的代價過於高昂。確實,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阻止衝突。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維持和平,但我們絕對必須做好戰鬥準備,一旦競爭轉為衝突,我們就必須打贏。」

美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加布里埃爾·吉福德號,於2019年10月在西太發射最新型海軍打擊導彈(NSM)。

當前,美軍印太司令部應對大國競爭的方法集中在四個關鍵領域:即提高各軍種聯合作戰的殺傷力;加強軍力設計和態勢;強化盟友與合作夥伴以及使美國的演習、實驗和創新項目現代化。

而拜登政府多名要員也曾經宣稱,華盛頓欲在印太地區與主要大國對手及地區對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軍事力量競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講中說,美國21世紀面臨的「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就是大國對手之間的關係。他上任後反覆強調,美國必須從優勢地位來與對手打交道,在應該的時候跟它競爭,在可以的時候跟它合作,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對抗。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把大國對手稱為五角大樓的「步調威脅」(pacing threat),意即對手的軍力發展步調影響到美國,為保持自己優勢而必須採取的軍力發展步調。

五角大樓正在全面檢討針對印太地區的軍事戰略。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認為,美國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和平,避免衝突,但也會準備好在競爭轉變為衝突之際,隨時作戰。為此,他代表美國軍方提出在西太平洋需要部署包含陸上攻擊性武器在內的更多遠程武器。

戴維森在9日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場聽證會上說:「不只是在海上和空中,我們所有陸上部隊也需要更廣大基礎的遠程精確射擊武力,來穩定日益不安的西太平洋地區環境,這非常重要。」這一表態凸顯了五角大樓高度關切對手們發展中的軍事力量,特別是導彈武力。他還說,美國海軍陸戰隊對「擁有海軍與空軍目前已經發展的部分量能」很感興趣。

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與獨立級瀕海戰鬥艦加布里埃爾·吉福德號(LCS-10)一起航行。

印太司令部上月向國會提出的預算書稱,美國需要沿著「第一島鏈」增加陸上武器,2022財政年度經費需求4.08億美元;2023年至2027財年預算則需29億美元。

第一島鏈指的是北起日本群島,中接台灣、菲律賓,一路向南延伸到婆羅洲(Borneo)的鏈形島嶼帶。在美日眼中,這條所謂島鏈似乎對其對手的沿海構成了一道封鎖屏障。

美軍雖早就能夠在艦艇和飛機上運用遠程武力,但因為武器管制條約,對其實戰配備遠程武器有所限制。但華盛頓已在2019年退出與俄羅斯於冷戰時期達成的《中程導彈條約》(Intermediate Nuclear Forces,INF)。

五角大樓也曾多次暗示,有意在西太地區部署中程導彈。但迄今為止,華盛頓的日本、韓國等亞洲盟國看上去仍然反對這類構想。

戴維森說,導彈防禦系統還不足以嚇阻潛在對手。這位海軍上將定於今年晚些時候退役。以往幾個星期來,他一直在爭取讓華盛頓更多關注印太地緣環境。

3月1日,戴維森將軍在夏威夷參加一次在線會議時也曾這樣警告說:「我們在印-太面臨的最大危險是針對大國對手的常規威懾受到的侵蝕。」「沒有有效和令人信服的常規威懾,對手將變得更加大膽。」

此間,如果說美國軍方把大國競爭對手看作是最大的戰略威脅;反之,則視印度為美日澳最大的戰略機會。戴維森上將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說,印度是美國的戰略機會,新德里一向維持不結盟政策,但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對峙局面,使印度對於與其他國家合作對其防衛需求有何意義「睜開了眼睛」,美國「在那個危機中提供了印度一些信息、禦寒衣物和一些設備,過去幾年來美印雙方也在不斷深化彼此的合作。」

「我認為你們會見到印度在非常短的近期內,或許他們還是會維持對不結盟做法的承諾,但他們會深化與「四方安全對話」的接觸,我認為那對我們、澳大利亞和日本將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會。」戴維森說。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一位消息人士3月7日對外透露,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很可能於近期訪問新德里。這也恰如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所言,美印這兩個盟友正在尋求加強雙邊合作,深化軍事聯繫,以強化雙方在激烈的印太地緣競爭中的實力和地位。

若奧斯汀本次成行,這將是拜登國家安全團隊首位高級官員訪問印度,由於此事的敏感性,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奧斯汀計劃在3月15日的那個星期與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會晤,但具體日期還不清楚。

對新德里來說,更緊密的美印雙邊軍事關係可能會帶來更多獲得美國技術的機會。有分析認為,出於邊境安全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新德里當前正試圖加緊實現軍隊防禦體系的現代化。

作為美國第一位非洲裔國防部長,奧斯汀將同國務卿布林肯一起訪問日本和韓國,暫時尚不清楚布林肯是否也會訪問新德里。

此前,美印已舉行過3次「2 2」對話。最近一次是2020年10月底,美國時任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和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新德里與印度同行的對話會。另外2次「2 2」對話分別於2018年在新德里和2019年在華盛頓舉行,話題圍繞如何加強美印兩國防務合作及戰略夥伴關係展開。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