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這套?亞美尼亞總理:我們買了俄式戰機,但沒配導彈

 一場戰爭結束之後,無論勝敗都已成定局,起碼在短期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相關態勢的。

對於勝利者而言,應當做的是總結勝利的原因,並反思勝戰中一些失招的教訓,然後進行針對性調整,如此進一步提升本國軍隊的能力,退則確保現有戰果,進則為下一場勝利打下基礎。

而對於失敗者來說,更應該對戰敗進行全面反思,由此找到不足,並作出相應對策。這樣至少不會輕易地一敗再敗,甚至還會有將來轉敗為勝的機會。

2020年9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卡問題大打出手後,我們當時便說過,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雖然總體上仍於菜雞互啄的水平,但這確實是近年來世界上少有的兩個正常國家軍隊之間所進行的正規戰爭。

而且亞塞拜然雖然綜合實力超過亞美尼亞,但軍力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這就使得戰事會持續相對長的時間。這樣對於我們認識戰爭、研究戰爭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從2020年9月下旬到11月中旬,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個半月的時間,作戰雙方僅戰死者便超過了6000人,若包含負傷者,雙方的軍隊傷亡合計將超過2萬人。這對於分別只有300萬和1000萬人口的兩個小國而言,可以說是「極其慘烈」了。

戰爭中的一些情況,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都分析過了。現在所談到的多是兩國在戰後的反思與總結,其實大家不要小看了這些內容,實際上戰後反思與總結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下一次戰爭的勝負。

就亞美尼亞來說,儘管該國軍隊在戰爭中拚死作戰,其精銳部隊以幾乎全滅的代價也給予亞塞拜然軍隊人員上的重大殺傷。但毫無疑問的是,在2020年的這場戰爭中,亞美尼亞是失敗的一方。

其實亞美尼亞戰敗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本國綜合實力和軍隊總體實力不如人的因素,也有在協調國際關係中的重大失誤。而就單純的戰備與作戰來說,亞美尼亞的軍購選擇與作戰決策、部署也過於陳舊、機械,如此種種都是戰敗的原因。

敗了也就敗了,可戰後反思又如何呢?

從現在亞美尼亞的戰後反思來看,仍然還在互相扯皮或是將戰敗責任推卸到一些並不十分關鍵的要素上。

早在2月份的時候,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就抱怨: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在戰爭期間沒有「沒有爆炸,或者只有10%爆炸」。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即由於俄式武器的發揮不佳,導致了亞美尼亞軍隊的失利。

實際上這種言論是直接表示對俄羅斯的不滿,稍微熟悉些國際關係的朋友都知道,當前的亞美尼亞如此表態是不合時宜的。

尤其伊斯坎德爾導彈是俄軍重要的戰術武器,亞美尼亞還是該導彈的首個出口對象,甚至現在仍是該導彈的唯一非俄軍用戶。因此俄羅斯對亞美尼亞總理相關言論的反應也非常強烈,俄國防部回應稱:

據我們掌握的經客觀監控確認的可靠信息,納卡衝突期間就根本沒有使用過這種導彈,所有導彈都存放在亞美尼亞軍方倉庫內。同時俄國防部表示:顯然,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先生是被誤導了,由此他才使用了不準確的信息。

特別有意思的是,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隨即響應:

我們沒看到過伊斯坎德爾系統發射導彈,帕希尼揚發表聲明時,我們再次檢查了,但是沒有記錄,我們沒看到發射。這只是眾多(亞方)公開的失誤之一,滑稽可笑的聲明,荒誕不經。

且不說到底在戰爭中是否真的有伊斯坎德爾導彈參戰,僅僅是雙方表態的不同,高下立見。

畢竟在南高加索地區,俄羅斯這種大國是有巨大影響力的,甚至即便現在的納卡核心區仍舊是部署俄軍維和部隊才維持現狀的,給俄羅斯上眼藥能有什麼好結果呢?美國再歡心,它的手也伸不到南高加索那麼遠啊!喬治亞已經是前車之鑒了。

而且實事求是地說,亞美尼亞也的確未曾使用伊斯坎德爾導彈,亞美尼亞總理在發言時便曾被被該國軍隊第一副總參謀長季蘭?哈恰特良取笑沒有常識,而後者在2月24日便被解職。

但是這件事鬧得很大,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跟亞美尼亞總理電話會談時還問及此事,結果帕希尼揚承認:因為得到了不正確的彙報,所以被誤導了。

其實,大家都是成年人,這套說辭無非是給把鍋扣到下面,而給自己一個台階下而已,這一點並不難體會。

而亞美尼亞總理之所以要有伊斯坎德爾導彈的不實言論,主要原因是該武器足夠有分量,進而可以甩鍋到俄羅斯頭上,由此使得國內反俄而支持自己的基本盤更穩固,同時儘可能推卸戰敗責任。

理解到這點,大家就應該明白為什麼亞美尼亞總理明知伊斯坎德爾導彈未使用,卻非要說這種導彈效果不佳了。

而我們為什麼舊事重提呢?因為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最近又故技重施,這次的「主角」是從俄羅斯採購的蘇30SM戰鬥機。

帕希尼揚最近在與亞美尼亞阿拉加措特恩州的居民們會面時表示:

是的,我們購買了飛機,其已於(2020年)5月運送到,並且是的,我們沒能在戰爭(納卡衝突升級)前購買導彈(註:按照亞美尼亞的說法是因為「俄羅斯不向另一國出售130公里射程的空對空導彈」)。

這一表態與之前亞美尼亞國防部軍管局前局長莫夫謝斯·阿科皮揚所表示的「從俄羅斯購買的蘇30SM戰機沒有配備彈藥」遙相呼應,至少不能算瞎說了。

很明顯,亞美尼亞所說的導彈並不是普通的空空彈,而應當是俄羅斯的R-77-1空空導彈,不過一般來說後者的最大射程是110公里。實際上該導彈是可以出口的,其出口型便是RVV-SD,但因該導彈部件的來源問題,俄羅斯其實也只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大量下單裝備本國空軍。

由於亞美尼亞處於潛在戰亂風險區,最開始沒有拿到此種導彈是很有可能的,但實際上經過談判也是可以拿到導彈的,關鍵取決於兩國關係如何。可是請注意,這不是重點,因為沒有先進導彈可用,老式導彈總還是有的吧?俄羅斯不可能連這個都不賣,亞美尼亞也未必連一點導彈庫存都沒有。

甚至說彈藥問題其實不是關鍵,關鍵點是亞美尼亞的蘇30SM戰機其實是剛剛到貨的,根本沒有形成戰鬥力,有導彈又有何用?

根據報道,亞美尼亞訂購的4架蘇30SM戰機於2019年底由俄羅斯飛行員駕駛「送貨上門」,當時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還親自到機場與戰機和俄軍飛行員合影。

但不知為何,帕希尼揚在最近的發言中表示,這些飛機是2020年5月運到的。或許由於亞美尼亞飛行員此前沒有操作三代機的經驗,2020年5月實際是這4架戰機成軍的時間點。

但不論是2019年12月還是2020年5月亞軍接裝這4架蘇30SM,這樣的現代化戰機是不可能在幾個月時間內就形成戰鬥力的——因為亞阿之戰在2020年9月就爆發了。

這種情況下,配不配導彈根本就不是關鍵問題,而是這些戰機根本就沒有戰鬥力。沒有戰力的戰機飛上天是什麼結果?與其難堪,還不如趴窩不動,至少損失不了,這就是蘇30SM沒有參戰的真正原因。

亞美尼亞總理體驗蘇30SM戰機

那這些因素亞美尼亞的軍政高官難道不懂?人家當然懂了,但借著沒有導彈之說,將鍋又能甩出去——是俄羅斯不賣導彈,關我們什麼事?至於戰機接裝時間短,無法形成戰鬥力,這不把問題又扯回本國軍隊頭上了嗎?還沒俄羅斯什麼事,這怎麼能行?

所以亞美尼亞這些政客們的話,要看怎麼去聽,誰去聽。

我們聽了當然會仔細分析一番,可俄羅斯聽了會怎麼想?美國聽了會怎麼想?亞美尼亞民眾聽了又會怎麼想?

各方思量一番必然都會得出自己的結論,就亞美尼亞總理來說,他這麼講自然是對自己有利。可對自己有利的話,真就對亞美尼亞這個國家和民眾有利嗎?那可就不好說了。

至少從靠譜的戰後反思來講,反思下為什麼花高價去買印度的反炮兵雷達,都比在這裡摳搜沒有形成戰鬥力的戰機為何沒法參戰要實在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