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艦導彈升空!飛行1800公里擊中海上移動目標,不是中美俄

 近日伊朗舉行"偉大先知-15"軍事演習,不僅出動了大批無人機裝備,而且還發射了不同級別的中程彈道導彈。據說其中一枚射程1800公里的彈道導彈,還直接命中了位於印度洋北部的海上目標!

理論上,伊朗這些年試射的導彈並不少,包括各種對地彈道、巡航導彈,也有反艦導彈,但像這一次使用中程彈道導彈,打擊海上目標的情況並不多見。難道伊朗也有類似東風-21或26型的中程反艦彈道導彈么?

從目前世界各國軍備能力來看,當下恐怕也只有中俄等少數國家,擁有使用彈道導彈打擊海上移動目標的技術。而美國和俄羅斯等,還沒有大量裝備這種彈道導彈,僅中國大量裝備這種導彈。彈道導彈動力技術不難掌握,但如果想讓它鎖定並擊中一個移動目標,卻並非易事。伊朗再之前,公開了自己的"波斯灣"型反艦彈道導彈,但射程不過300公里左右。畢竟,彈道導彈打移動目標,不僅要用到計算精確的慣性制導技術,而且還需要雷達、紅外、激光、可視、星光以及衛星制導等系統的配合。而打擊的目標越遠,尤其是移動目標,對反艦彈道導彈的要求就越高。而射程1000公里以上的反艦彈道導彈,目前還只有中國裝備,技術含量極高!

射程1000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以拋物線彈道飛行,可視作以5-8倍音速的平均速度直線飛行。那麼需要8-12分鐘才能命中目標,在此期間海上艦船目標會開出去最多5-10公里,而方向未知。因此反艦彈道導彈不僅中段制導系統要保證精度,打中初始瞄準點,同時還需要強大的末制導,發現、鎖定以保證打中移動後的艦船目標。

但事實上,一般彈道導彈的再入速度(出大氣層後,再次落回大氣層後的速度)可達8-10倍音速以上,之後由於空氣阻力,末端減速到4-5倍音速。在這種運行狀態下,如果要形成足夠的機動能力,以及實現精確制導,那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可就太多了。比如在一定速度下,空氣摩擦會在彈體前端形成"黑障",阻止電磁波的傳播,這樣一來很難安排末制導系統。

這裡以著名的DF-26反艦彈道導彈為例,採用慣性、被動、雷達、紅外等複合制導方式。這裡的慣性主要負責導彈飛行中段制導,被動、雷達和紅外在末端起作用,而當速度超過6馬赫時,它們則分別會受到黑障和熱障的干擾,必須使用大量高技術手段進行處理。這是數十年導彈研發經驗的積累。

現在的伊朗,研製導彈時間雖然也不短,但直到近幾年它才推出了第一款反艦彈道導彈,射程還很短。這次試射的彈道導彈,宣稱打中快2千公里外海上艦船目標,困難其實很多,可能性恐怕不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