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亞洲,美國極限施壓,對俄羅斯,美國為啥「主動求和」?

 


理論上說,特朗普的執政時間截止到1月20日,如果沒有意外,下一任美國總統就是拜登了。在最後執政時期,特朗普命令美國白宮施展了一系列鷹派外交,對亞洲諸國極限施壓。比如伊朗,在美國制裁之下,伊朗的石油外貿已經銳減了9成以上,對此特朗普並不滿意,再次加碼。

要求蓬佩奧制定更加嚴厲的經濟制裁措施,再次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其制定政策的底線是「只要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就可以」,11月27日、伊朗國防部副部長核物理科學家被刺殺,11月29日,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被刺殺。雖然沒有證據表示這兩起暗殺和美國有關。

但是也沒有證據表明此事和美國無關,美國高層也沒有否認此事,從利益關係推測,大概率和美國有關係。在最後期限內,美國對伊朗的政策為什麼是極限施壓呢?而反觀對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則是懷柔甚至是「求和」。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一向友好,特朗普認為,俄羅斯並不是美國主要敵人。

美國最主要的敵人在亞洲,即便是在最後執政時期,對於亞洲諸國,也要極限施壓,這樣特朗普會達成以下目的,第一:如果伊朗頂不住極限施壓,美國的制裁政策引發伊朗內部勢力分化,就達成了擾亂伊朗政局的目的,事實上,如何對待美國,伊朗魯哈尼政府和伊朗革命衛隊就大相徑庭。

伊朗軍方主張和美國鬥爭到底,訴諸戰爭,而魯哈尼則不斷示好,聲稱只要美國重新回到核協議,伊朗也完全遵守核協議,遵守原子能組織的一切監督,華盛頓對伊朗取消制裁,德黑蘭和華盛頓的關係將迅速改善。魯哈尼的這種言論被伊朗軍方認為是賣國,是投降,是魯哈尼為了溫和派利益,主動和美國暗通款曲。

第二:在極限施壓之後,伊朗軍方反擊,爆發局部戰爭,這樣美國就會抓住口實,美國和以色列聯手,出動戰鬥機,襲擊清除伊朗的核設施,戰爭開打之後,美國的總統大選可能會迎來轉機,即便不會迎來轉機,戰爭開打,特朗普就成為了戰時總統,撈取最後的聲望。

第三:拜登上台之後,戰爭不會這麼快結束,拜登也不得不接受戰時總統的形象,接茬和伊朗對峙,如此一來,特朗普時代的外交遺產,拜登不得不繼承下來。以上三點其實就是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極限施壓,對亞洲大國極限施壓的內在邏輯。特朗普執政團體認為,美國的主要敵人不是俄羅斯,因此對於俄羅斯外交政策是對峙的同時懷柔。

雖然美國的軍艦和戰鬥機在俄羅斯邊境游弋是一種常態,但是總體上,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並沒有惡化,相反,特朗普還力促將俄羅斯重新邀請回G7集團。特朗普認為,克里米亞事件已經過去,美國沒有必要再繼續制裁俄羅斯。對於俄羅斯和伊朗(亞洲),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截然相反,這是特朗普政府的戰略,不知道拜登上台之後,會不會迅速做出改變呢?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