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十年後美國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

 


兩千多年前,中國有位名將在給天子的上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他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依舊將這句話奉若信仰。

近年以來, 我們雖起身於泥濘荊棘之間,但我們從來不忘作為一個「華夏族」人,最該有的傲氣。如今,我們不必再夢囈,不必再緬懷。

登高一呼,而天下雲集響應,這樣的故事,只在我們的國家。如今,正是重現民族信仰的最好佳期。就如國際問題諮詢專家金燦榮先生所說:未來10年,美國將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

這樣的結論一出,不信者有之,觀望騎牆的也有。其實,得出這樣的結論,除了民族自信,更多的還是從全局考量作出的判斷。

可喜的是,這樣結論,也註定了在之後的幾年裡,我們會有幸見到大國崛起,也終會將這個古老民族的自信,再次「亮劍」。

其實,與美國的關係,可以說是由來已久。美國建國不久,而建國之初,就有許多「天朝子民」去往美國追夢。

早在19世紀末期,就有大量的工人去玩美國,在那邊開飯店,在那邊淘金做工。

當時的清政府,甚至在滅亡之際,還派出海圻號進行環球航行,在美國接受閱兵檢閱之際,還成功的安撫了當時美洲反華情緒暴漲下的「天朝子民」。

然而,「弱國無外交」,這些帝國最後的餘暉,始終是掩蓋不了那段開始於恥辱的中美關係。自八國聯軍侵略以後,美國作為其中的「戰勝國」之一,就開始著眼於讓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多幾道口子。他們爭先恐後,深怕不能多分一杯羹。

少年時,每當讀到這個故事,都有一種似憤青一般的感慨。「時不利也,使豎子成名」。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帝國主義,都先後逼迫中國簽訂各種不平等合約。

而當時的清朝,甚至後來的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都先後派遣過學子,趕赴美國留學。

千年來我們善為人師,哪曾想過,船堅炮利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才使得我們重新提起「三人行必有我師」的事實。

此後,這些留學生,在一個世紀里,都在為中國的建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從客觀上說,美國是八國聯軍中,對中國最「仁慈」的侵略者了,當然,箇中原因也有美國遲到「進場」,更因為英國的掣肘。

辛亥革命後,封建政府被推翻,袁世凱上台,美國也是最先承認袁世凱政府的。並且在此後為北洋政府提供援助和投資,可以說,美國的「私心」,促進了民國經濟的短暫繁榮。

但那始終是私心,不能在土地上侵略,就在制度上,在市場上勤勞。如美國這樣的狼子野心,想也知道。

畢竟在日本後來暴露對中國的侵略野心時,美國甚至還一度沉迷在跟日本外交的「蜜月」當中,甚至承認日本在滿洲地區的「特殊利益」

直到後來,日本的一場偷襲,打破了還在做夢的美國,最終才換來了美國對日宣戰。這是萬幸的是,也是日本的野心之大,讓人打顫。

此後,挺直腰杆子說話的美國,開始了他籌劃戰後世界秩序的幻想。杜魯門上台後,一根筋的支持國民政府。

直到後來,「爛到骨子裡」的國民政府,被打的節節敗退,退守到了台灣。而這時,騎虎難下的美國,依舊一條道走到黑,打算封鎖中國大陸,他們撤走了曾經派駐的在華人員。

後來的歷史,許多人大概都清楚,因為蘇聯的援助,中國實行的是「一邊倒」方針。

直到59年以後,中蘇交惡,中國開始了「上山下鄉」運動,轉移經濟危機,成功依靠自己獨立自主,解決了國家危難。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重新進入聯合國,並取得合法席位。後來,就有了那場尼克松與周總理「歷史性的握手」。歷史將這兩個東西方主要國家,連在了一起。

從改革開放開始,中美兩國更是進入了為期十年的「蜜月期」。可以說,這本身屬於兩個陣營的國家,最後卻因為共同的訴求,走到一塊。

就連金燦榮先生都說:過去40年里,中美關係是比較成功的。一直都是合作共贏的狀態。

如果沒有中美建交,中國改革開放就不會那麼順利,而蘇聯也就不會解體,美國就不會在冷戰當中戰勝蘇聯。

金燦榮說:美國兩黨的領導階層,都把中國定義為對手。可以想到,這樣的關係並不會持續太久。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在美國人看來,中國的威脅似乎要大於價值了。而中國威脅論,在西方得到廣泛的擴散。

曾經的「老師傅」美國,將視野轉向了這個曾經被西方國家視為大國博弈場上的「配角」。

他們並不知道,中國從來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更不會是誰的配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這個國家國民心中最真誠的禮貌。

於是,因為保持低位,美國開始向中國發難,開始制裁中國。從南聯盟使館被炸,銀河號事件,南海撞機等等,到如今的貿易戰,疫情的「陰謀論」等等,這許多年裡的坎坷,中美關係的變化一目了然。

我們弱小時,幫助我們無傷大雅,還會獲得全民的感激,降低敵視。

我們將要強大時,就會深深刺痛他們的心,因為他們只要一個極似日本澳洲一樣的,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國內領土主權可供駐軍的「小弟」。

做不到,那麼就有早在50年代就開始布局的「三大島鏈」直指中國,使得中國也成為「內陸國家」。

而突破島鏈,則成為了中國海軍幾十年來的目標。而如今可喜的是,擺在我們面前,就只剩鏈接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等大後方群島建成的「第三島鏈」最難突破。

這就是金燦榮先生說的軍事力量,他認為:軍事力量,到時在西太平洋,在南海,以及印度洋,中國都有著絕對的軍事優勢。

然而,不只是這些中美關係的「晴雨表」可以看出中國的變化。根據金燦榮先生的結論,除了軍事問題,中國的崛起優勢,還在於美國自身的問題以及中國製造業的成功。

2020什麼最精彩,「美國大舞台」最精彩。從疫情一開始的反種族歧視遊行,變成了示威暴亂。從按部就班的總統大選,變成了憲政危機。

以往你想不到的國家形象,如今都在同一個國家身上活了起來。可以說,有美國大片的影子,也超越了美國大片。

疫情的失控,以及特朗普拜登辯論賽「老頭樂」,要是放在電視上,收視率絕對飆升。截止到目前,美國累計確診一千二百四五萬人,死亡二十六萬人。

許多人關注點,都在於美國為什麼在這麼嚴重的疫情之下,經濟還沒崩潰?其實,那都是暫時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會留有後遺症。

而最該關注的點,不應該是美國號稱超級大國,竟然做到如今「抄作業都抄不好?」許多人會說,這是文化導致的,他們自由他們開放等等等等。這樣的雙標,當真是在疫情之下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疫情之初,美國的政客們,當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邊強烈的指責中國,一邊在大洋彼岸看戲,甚至於媒體之上還出現了一股「反華情緒」,煽動出「中國帶去疫情」的理論。

然而中國戰勝了疫情,並且在研究發現中,發現中國的病毒只是屬於「子株」,那麼這疫情出自哪裡,看來是顯而易見了。而「美國大戲」,在這還沒有結束。

隨著美國「種族歧視」的抗議示威開始,他們彷彿忘了疫情一般。一個疫情沒能讓他們崩潰,卻要因為一次「種族歧視」,面臨崩潰的邊緣。

當時,面對大規模的抗議活動,有專家就表示:到了九月份,死亡人數可能會超過20萬!因為大規模的集會,遊行,將加重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

就連被稱之為「美國鍾南山」的美國傳染病頂級專家福奇也十分絕望的表示:不管我說什麼,有人一定會去參加抗議,疫情還未結束,聚集抗議很危險,但請戴好口罩!

然而美國這樣的問題,其實早就由來已久。金燦榮先生就說:對美國特別失望,80年代的美國,與如今的美國是不一樣的。

這個政體正在固化,正在走下坡路。反而執政政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自省,反而將危機轉移到外國。

如今,美國大選,拜登勝出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事情。然而,如今依舊有許多美國政府高層拒絕接受「拜登勝選」,這場選舉大戰,也並非是特朗普一人在戰鬥。

如今,美國各地紛紛提起訴訟案件,刀鋒直指選舉舞弊。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在推特說2020選舉違憲,要提起訴訟。

這一定會是一場不能塵埃落地的美國大選,而美國的局勢,人心的分裂,也將愈發鮮明。除了今年,在此前,在國際上美國也一直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導致了世界的逆全球化。

他們到處打貿易戰,從助力全球化,到成為全球化的攔路虎。我們已經習慣,因為西方國家「一貫雙標」。

而在國內,貧富的分化,「民粹主義」在當下的美國愈發強勢。遊行示威不斷,10年、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更是需要美國政府動用警力才能鎮壓,這樣的社會情緒,在美國,並不少見。

可以說,不能塵埃落地的美國大選,無疑成為了疫情當下,社會問題頻現的美國,國家定位,國家分裂的最不確定性。

這很明顯可以看出,因為兩黨政客玩弄民意,最終,在2020年,他們終將還債。這樣一個「自顧不暇」的美國,還能夠阻擋中國的崛起嗎?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存在不確定性,而中國,恰恰是不確定世界中,最確定的一股力量。從他的崛起,我們就能夠確定,中國是以崛起之勢「亮劍」的

就在最近兩個月,中國做了一件振奮人心,更刺痛霸權國家的大事。那就是國防法修訂草案的公布,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這代表了我們已經認可了自己的實力,切斷他國侵略野心。在國防法中,最核心的四個字,就是「發展利益」。

也就是說,以往我們的武裝力量,只在領土主權和人民生命安全上才會動用。而現在,我們加上了「發展利益」。

這就意味著,當我們的利益受到危險,那麼我們的國家,是不介意組建一支完全能夠在海外作戰的軍隊。

中國的軍隊也不再只是在自己的國家和領土上進行軍事行動。但凡有任何一個國家在侵犯到中國的發展利益的時候,中國不得已那就必須要依法行使他的武裝力量。

注意「依法行使」,若做不到,那就沒法訂立這樣的國防法。硬的回應,就是對霸權主義最結實的敲打。

這歸功於我們有一個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府機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建起這一個機制的,是主席,是總理,也是小平同志,更是許許多多的後來者。

沒有主席帶著國家起危難,沒有總理在大國博弈場上「長袖善舞」,沒有小平同志的「任期制」「改革開放」,相信中國,不會在短短時間內「再起」

如今,我國的科技研發投入在2015年超過歐盟,位列世界第二,雖然目前總投入是美國的一半,但是增長率很快,我們每年增長都是十一、十二。

從科技投入角度上講,大概五年趕上美國,十年產出超過美國,我們會成為一個科技強國。我們的工業革命,可稱偉大。

在金燦榮先生看來,工業化是決定工業時代國家的命運基礎,工業文明時代的核心就是工業力量,工業力量的關鍵是大機器生產,也叫現代製造業。

誰能夠掌握現代製造業,誰就能把握自己的命運。而我們今天中國的崛起,根本上也是因為實現了工業化,掌握了工業能力。

如今,我們擁有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現代製造業。我們製造業的總產值在2010年超過美國,到了2017年,我們製造業的總產值,是美國的百分之一百六十。

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中國的總發電量是美國的一倍半,工業發電量是美國的三倍半。中國能夠實現這麼大規模的工業化的前提是社會結構現代化。

今天中國的工業化規模,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而且體系極其完整的。

聯合國貿發會議在1984年,把人類的工業分成91個大類,151個中類和531個小類,中國是唯一所有門類齊全、唯一產業機構極其完整的國家。

所以,金燦榮先生認為:未來世界的格局走向不管美國怎麼折騰,中國崛起是擋不住的。我們的足跡,已經可以帶著全民的信仰,重塑漢唐盛世的榮光,「亮劍」天下。

更可告慰那些崢嶸歲月,為定亂安民,奔波解放的先輩們。因為我們已經具備了大國崛起的資本。

文/南宮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