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巡飛彈大放異彩,將對陸軍戰術產生深刻影響

 一架架外形像小型無人機的飛行器俯衝而下,帶著類似二戰俯衝轟炸機的呼嘯聲,命中坦克、裝甲車和有生力量等各種目標。

這是納卡衝突的一幕。在此次衝突中,阿塞拜疆軍隊出動大量巡飛彈和“察打一體”無人機攻擊亞美尼亞軍隊,這也是此次衝突的一大特征。

巡飛彈走向戰場並較大範圍使用將對軍事戰術產生重要影響,對陸軍武器發展也將產生不小的影響,巡飛彈的攻防技術博弈也會更加激烈。

阿塞拜疆軍隊在此次衝突中大量使用“哈比”-2巡飛彈。

納卡衝突以色列巡飛彈大量參戰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再次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GDP和國防預算都遠超亞美尼亞的阿塞拜疆軍事實力無疑更強大,坦克、戰鬥機、直升機、火炮等主戰武器數量都超過亞美尼亞,但第一天的戰鬥卻成為外界嘲笑的話題。

根據亞美尼亞國防部公布的視頻,第一天的戰鬥裏,亞美尼亞軍隊擊毀多輛阿塞拜疆T-72主戰坦克、BTR-82輪式裝甲車,有一輛坦克被反坦克導彈擊中後彈藥殉爆,向上噴出大火。在一次伏擊戰中,阿軍機械化車隊遭到“掐頭去尾”,導致車隊裏其他車輛進退維穀,大部分都被擊毀。這些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阿塞拜疆軍隊也成為網絡輿論中的“笑料”。

在陸戰中吃虧的阿塞拜疆軍隊之後開始大量使用巡飛彈和“察打一體”無人機,不僅用於攻擊亞軍坦克、裝甲車輛和有生力量,還對亞軍防空導彈進行攻擊。根據巡飛彈回傳的視頻顯示,阿軍的巡飛彈成功擊毀多輛SA-8近程防空導彈以及S-300遠程防空導彈。阿塞拜疆國防部新聞處負責人瓦吉弗·達爾加赫雷9月30日表示,亞美尼亞軍隊部署在納卡地區接觸線上的S-300防空導彈係統已經癱瘓。

綜合多方信息,阿軍使用的巡飛彈型號主要是以色列研製的“哈比”-2,“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則是土耳其研製的TB-2。“哈比”-2巡飛彈又稱為“哈洛普”,該巡飛彈最早在2009年公開亮相,由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IAI)研製。相比“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哈比”-2圓形主翼翼梢還增加了可折疊的梯形外翼,頭部還增加了一對鴨翼,頭部下方有一個光電轉塔。該光電轉塔集成了熱成像儀和CCD相機,拍攝的圖像傳回後方,供後方操作人員選擇目標。

“哈比”-2巡飛彈發射。

在作戰過程中巡飛彈在檢測到目標後,係統會鎖定威脅並對其進行快速、致命的打擊。操作員全程可對巡飛彈實施控製,包括在任何階段終止行動。巡飛彈采用電動機驅動,可執行靜音飛行任務。巡飛彈總重45千克,可攜帶8千克聚能裝藥戰鬥部,作戰半徑可達100千米。巡飛彈平時放在密封的發射箱內,一個發射箱可容納1枚巡飛彈,通常每輛發射車搭載了9個發射箱,基本火力單元可能由發射車、地麵控製車和其輔助設備組成。各子係統都裝在軍用卡車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可根據戰場需求迅速轉移,戰場生存能力高、作戰靈活性好。

以色列最早推出巡飛彈,其實“哈比”反輻射無人機就是一種巡飛彈,隻是其作戰目標比較單一,主要是雷達和通信係統。以色列在巡飛彈領域深耕幾十年,產品性能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前列,近年來,以色列多個軍工企業推出了“哈比”、“英雄”、“綠龍”等多個係列巡飛彈,暢銷海內外,“哈比”係列和“英雄”係列巡飛彈都有不少買家。以色列Uvision公司研製的“英雄”係列巡飛彈有6個型號,3個近程型號和3個射程較遠型號。目前“英雄”-30和“英雄”-400兩個型號已進行了研製和驗證,“英雄”-120正在研製中,其餘三個型號還在設計階段。

“英雄”-30和“英雄”-120可單兵攜帶的管式發射戰術係統,質量3千克,采用電動發動機,最大射程40千米,巡飛時間30分鍾,戰鬥部質量0.5千克,作戰使命是打擊有生力量。“英雄”-120巡飛彈重12.5千克,設計用於對付近距離上的建築物和裝甲目標,配備4.5千克重的戰鬥部。

“英雄”係列巡飛彈,尺寸和作戰半徑都不同,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巡飛彈將影響地麵作戰方式

巡飛彈是一種能夠在目標區上空“巡弋飛行”、“待機”執行攻擊任務的新概念彈藥,按照用途分類,巡飛彈可分為偵察型和攻擊型兩種。偵察型巡飛彈搭載光電、雷達等載荷,可執行偵察監視、毀傷評估等任務,而攻擊型巡飛彈與偵察型巡飛彈最大的不同是其增加了戰鬥部及攻擊係統,對目標硬殺傷。從這一定義出發,根據現在巡飛彈的發展現狀就會發現很多無人機也可以歸類為巡飛彈,這就造成巡飛彈定義的模糊化和寬泛化,無法將這種新概念彈藥與無人機(尤其是炮射無人機)區分開來。

既然巡飛彈已經被界定為新概念彈藥,其和無人機和常規精確製導彈藥就要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偵察型巡飛彈應該被歸類到無人機家族,而巡飛彈應被歸類到具備毀傷能力的彈藥家族。根據技術發展現狀,巡飛彈可以分類為初級巡飛彈和高級巡飛彈,初級巡飛彈智能技術有限,配備了雙向數據鏈,人工介入參與製導,此外反輻射無人機由於對智能技術要求不高,其也屬於初級巡飛彈。高級巡飛彈最主要的特點是智能化,即在目標區自主搜索、識別和攻擊目標,具備很強的自主作戰能力,此外其也可配備數據鏈,特殊情況下可人工介入參與打擊目標。

單兵巡飛彈攜帶非常方便。

巡飛彈是先進無人機技術、精確製導彈藥技術和巡航導彈技術融合的產物,其既有導彈的許多特點,也有許多無人機技術的特征。巡飛彈一次性使用的特性決定了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的特征。作為一種高新技術的集成物,其涉及小型低推力長航時動力技術、製導控製技術等多個高新技術領域。美國是最早提出研製巡飛彈的國家,於1994年提出巡飛彈概念。目前世界上至少有14個國家研發了巡飛彈,包括以色列、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等傳統軍火強國。

雖然各國推出的巡飛彈種類繁多,也是國際軍火展覽的常客,但對於這種新武器,各國還未大批量裝備。此次納卡衝突大範圍使用將給各國軍隊以及軍火公司評估分析這種武器的一個好機會。從納卡衝突來看,巡飛彈與無人機配合對防空能力有限的一方造成不小的損失,由於亞軍無法有效對付巡飛彈和無人機,其坦克、裝甲車輛、補給線以及防空設施都遭到了攻擊,而且阿軍在使用巡飛彈和無人機時重點圍獵亞軍防空係統,比如S-300防空導彈、SA-8防空導彈以及“驅蚊劑”無人機幹擾裝置都遭到了攻擊,這些比較高端的防空係統被摧毀後,阿軍巡飛彈、無人機、炮兵更加毫不顧忌打擊亞軍其他目標,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這兩天亞軍開始動用一些庫存的火炮以及動員老兵參戰,這也說明阿軍持續多天的空中打擊給亞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激光武器是對付巡飛彈的有效手段。

巡飛彈是信息化武器,能夠在未來信息化戰場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巡飛彈技術的發展以及成本的降低,巡飛彈可以參與武器體係對抗之中,遠程(作戰半徑300千米級)巡飛彈則可以突防至敵人淺縱深地帶,伺機攻擊敵方陸軍指揮所、防空設施、近程彈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等戰役級重要目標,而中程(100-200千米)巡飛彈也可以攻擊上述目標,單兵巡飛彈則直接攻擊坦克、裝甲車輛等戰術目標,與遠程火炮、陸軍“察打一體”無人機、武裝直升機配合,持續給地麵部隊空中支援,並且還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對空軍航空兵的依賴。

巡飛彈在納卡衝突中大放異彩也將刺激反巡飛彈技術的發展。其實,當下的巡飛彈可以歸類為“低慢小”目標,因此,防禦這種武器依然可以使用反“低慢小”目標技術以及反無人機“蜂群攻擊”技術。由於低慢小目標飛行高度低、體積小,加上複雜的低空環境和地物遮擋等原因,其很難被大多數雷達和探測設備發現,即使發現了也不容易進行有效的反製,因此,低空慢速小型飛行器的防空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反巡飛彈首先要解決探測問題。由於其目標特征非常小,必須使用專門的高精度探測雷達和光電探測設備。

解決探測問題後就是考慮如何攔截的問題。傳統防空導彈雖然也可以用於攔截巡飛彈,但消費比不高,應開發一些類似“鐵穹”的低成本攔截武器,此外還要整合高射炮進行攔截。以光速攻擊目標的激光武器基本不需要計算提前量,方向性很強的激光具有很高的攔截精度,可以短時間內攔截多個目標。激光武器單次攔截成本僅為幾美元,攔截時還不會產生碎片,附帶毀傷小,非常適合用於攔截小型無人機這樣的低成本飛行器。除了硬殺傷,軟殺傷也是對付巡飛彈的一個手段,通過幹擾巡飛彈的通信鏈路,讓巡飛彈成為“無頭蒼蠅”,無法有效完成任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