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天陣亡超2萬人,損失上萬億美元,美國這仗打醒了全世界

 作為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由美軍主導參加的海灣戰爭給世界各國上了一課,說一句「一仗打醒了世界」也毫不為過。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首次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展示出了壓倒性的優勢,而這種在高科技情況下的作戰方式和特點,也給軍隊建設、軍事戰略、戰役戰術等方面帶來了諸多啟示。外界也普遍認為,這場打醒世界的現代化戰爭讓各國對信息化戰爭有了全新的、更為深刻的了解。

海灣戰爭之前的伊拉克還是不折不扣的中東強國,當時的總統利用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大力發展國內經濟。除了經濟繁榮,那會兒伊拉克可是號稱雄兵百萬,戰機都有80萬,各式先進武器裝備都不在少數,甚至宣稱自己的軍事實力在全球排第四。且不說這個數據是否含有水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伊拉克實力的確不同凡響。與此同時,快速的發展也使得伊拉克野心迅速膨脹,多次越界發動戰爭,想要稱霸中東。

首先被伊拉克盯上的就是鄰國科威特。科威特南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北與伊拉克相鄰,同伊朗隔海相望。在歷史上,伊拉克就曾多次「兵臨城下」,在兩國邊境集結大量兵力,要求科威特儘快答應合併,但由於有其他大國出手干涉,因此伊拉克並沒有得逞。但在1990年,伊拉克的野心終於得到了短暫的滿足。當時兩國在劃定邊界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隨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宣布其為本國的第19個省。

伊拉克的這一舉動嚴重挑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這也讓美國有借口清除中東的反美政權,海灣戰爭就此拉開序幕。此次戰爭中美國投入了大量高科技武器裝備;極束炸彈和感測融合武器第一次在戰場上亮相;美軍還出動了大量航母戰鬥群;不僅如此,美軍還依靠空中優勢,用電子戰機對伊拉克軍隊的各種信息連通裝備進行干擾,讓伊軍徹底成了「聾子瞎子」;美軍還藉助先進的GPS衛星定位系統,用導彈對伊拉克的軍隊實施精準打擊。

就這樣,美國帶領的盟軍以壓倒性的力量獲得了勝利,短短42天,伊拉克就潰不成軍,25000名軍人陣亡,多座城市被摧毀,經濟損失高達2萬億美元。自此,美國強化了美軍在波斯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世界各國開始紛紛重視起高科技信息戰,並在研發高科技武器裝備的路上拔足狂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