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長命」戰艦:一戰老艦吹響二戰號角,戰爭末期卻東躲西藏

在傳統海軍歷史上,德國海軍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因為資源和海岸線等原因,德國海軍和英法等老牌海軍強國相比,都沒有多少能拿出手的著名戰艦,除了「俾斯麥」號讓大家印象深刻外!
但除了「俾斯麥」號外,有一艘德國老艦同樣值得大家去認識,這就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號。其屬於德國海軍的最後一級前無畏艦德意志級,於1905年8月15日在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工,1906年12月7日下水,1908年7月6日正式服役並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而其艦名源自德國西北部毗鄰丹麥的一個行省,是普魯士通過普丹戰爭和普奧戰爭奪取的戰利品,名字叫起來十分拗口(以下簡稱石荷號),所以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並不是十分深刻。
「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號
該艦建成標準排水量13200噸,滿載排水量14200噸,航速18節,續航力4800海里/10節,裝備283毫米艦炮4門、170毫米艦炮14門,艦體最大裝甲厚度230毫米。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已經是一艘很不錯的主力戰艦了。
但該艦在服役時其實就已經過時,尺寸、裝甲、火力和速度都劣於世界主流新一代戰列艦。當年早些時候,英國無畏號戰列艦已經服役,由於英國人採用了革命性的設計,因而使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在內的所有德國戰列艦都落伍了。
但既然造出來也不好馬上丟棄,德國人將它投入一戰好歹也能壯壯聲勢,最後該艦被編入公海艦隊,後來還參加了著名的日德蘭海戰,當然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因為然僅僅19節的速度實在是太過緩慢,這不僅讓它錯失了對英國戰列巡洋艦隊的圍殺,也嚴重拖累了其他德國戰艦的行動步伐。
但石荷號無疑也是非常幸運的:因為航速原因它一直落在艦隊後頭,也根本沒有成為英軍戰列艦的復仇目標。當德國人意識到處境危險而斷然決定加速撤離,這艘老船反而因為位置靠後而變得容易跟上步伐。
直到後來德國艦隊撤回安全水域,石荷號號還一度擔任斷後任務。但在這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日德蘭混戰中,石荷號全船才一共打出了20枚副炮炮彈,它自己倒是被一枚英軍炮彈擊中挂彩。
一戰德國戰敗後,《凡爾賽和約》的條款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準建造和擁有一艘無畏型的戰列艦,僅允許其保留8艘老舊的戰列艦,這些艦除了用於訓練及海岸防禦外,不做其它用途。
石荷號上的巨炮
條約中德國的替代艦必須在舊式戰列艦下水時間後20年才可動工建造,最大排水量還被限制在10160噸以內,這些就是為了德國海軍只能是一支能力有限的海上力量。
而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號因為戰爭中的表現平平,因此被作為允許德國保留老舊艦隻之—,在德國新艦下水前,它意外地成為了當時德國海軍的主力寄託了。該艦重新進入服役,一直默默無聞地承擔著保衛德國海疆的重任。
一名德國軍官站在石荷號甲板上
希特勒上台後,開始重整軍備,德國海軍的新艦研發步伐加快,1935年這艘老舊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戰列艦被改裝成海軍實習生的訓練艦,但不久後它便親自吹響了二戰的「進攻號角」。
1939年8月25日,石荷號舊戰列艦以「紀念一戰陣亡將士」為名,對波蘭但澤自由市進行「友好訪問」, 9月1日凌晨4時17分,石荷號突然炮擊波蘭軍營,打響了二戰第一炮,這一炮也讓這艘快被人們遺忘的老舊戰艦「二戰成名」。
在之後數日的西普拉特島戰役中,石荷號成為了德軍步兵的主要火力掩護平台。島上要塞里的波蘭守軍,則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堅守了6天。荷爾斯泰因號則繼續向東航行,在海岸附近支援德國陸軍的進一步入侵行動。
隨後的二戰,石荷號雖然幾次在緊急關頭被派往前線,甚至到東線支援陸軍作戰,但表現平平,戰爭後期,老舊的石荷號經常塗上陸地迷彩東躲西藏,但最終仍難逃被炸沉的命運,1944年12月英國轟炸機在格丁尼亞炸沉了這艘「元老」級戰艦。
而石荷號的殘骸則被蘇軍拖到了愛沙尼亞海岸,成為了軍事訓練中的一處實彈射擊目標。一直到1966年,該艦終於被完全擊毀,徹底告別了這個世界。後來該艦上的銅鐘被放在德累斯頓的德國聯邦國防軍軍事歷史博物館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