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曝料:美歐正悄悄製定計劃,包括支持烏克蘭在波蘭建“流亡政府”打遊擊

 (觀察者網訊)俄烏戰事進入第二周,據《華盛頓郵報》6日曝料,美國及其歐洲盟友正在悄悄製定“應急計劃”,包括俄羅斯取得軍事勝利後,幫助澤連斯基在波蘭建立“流亡政府”,為長期遊擊行動作準備等。

截至目前,拜登政府尚未就次計劃發表任何官方評論。《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和北約官員對公開支持此類想法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害怕被卷入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中。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據《華盛頓郵報》6日報道,美國國務院、五角大樓和其他美國機構進行了大量計劃,以應對俄羅斯軍隊接管基輔之後,澤連斯基政府逃離首都或國家的情況。

一位美國政府官員稱,“我們現在正在為各種可能性做應急計劃”,包括澤連斯基在波蘭建立“流亡政府”的可能性。他要求在這一敏感問題上匿名。

另據美國廣播公司(NBC)透露,盡管拜登政府官員不願公開承認,但本周以來,美國國會開始越多越多地辯論如何支持烏克蘭“流亡政府”。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兩名成員,民主黨眾議員拉賈·克裏希納穆爾西(Raja Krishnamoorthi)和共和黨議員邁克·唐納(Mike Turner)正在為他們的兩黨立法爭取支持,要求拜登政府在俄羅斯接管基輔以及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的情況下,製定戰略支持“叛亂”。

“我們必須為俄羅斯接管烏克蘭的可能性做好準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遇到凶猛的抵抗和叛亂,我們需要能夠幫助這支叛亂隊伍。”克裏希納穆爾西4日告訴美國廣播公司(NBC),“而且我們必須確保他們配備了致命和非致命的援助(裝備),以及情報,以擊退俄羅斯人。”

當地時間2022年3月5日,頓涅茨克地區,前線的軍人。圖自澎湃影像

另一方麵,《華盛頓郵報》稱,早在去年12月,烏克蘭軍隊便已開始為“最後的抵抗”作準備。一名烏克蘭特種作戰指揮官在訪美期間透露,烏克蘭軍隊正在轉變訓練和計劃,以維持武裝反對力量為重點,依靠類似“叛亂”的戰術。

眾議員塞思·莫爾頓 (Seth Moulton)是一名前海軍陸戰隊步兵軍官,曾在伊拉克服役並於去年12月訪問了烏克蘭,他稱,繼續開展“抵抗”運動,將需要向烏克蘭秘密運送小型武器、彈藥、炸藥,甚至防寒裝備,為他們提供遊擊戰所需的裝備。“考慮一下破壞者使用的各種東西,而不是一支擊退正麵入侵的軍隊。”

歐洲也準備製定相應計劃,討論如何在基輔“淪陷”或烏克蘭被俄羅斯完全接管的情況下支持烏克蘭政府。

一位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我們還沒有製定一個計劃,但這將是我們準備立即行動的事情。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來說,知道你有國際支持是有幫助的。”

蘭德公司(Rand)研究“抵抗運動”的高級國防分析員瑪塔·凱佩(Marta Kepe)也稱,“抵抗”運動在戰爭過程中經常發生變化。

“隨著占領不斷進展和時間延長,一開始集中的抵抗往往會變成更小的抵抗團體或單位。這不是一件消極的事情”,她說。“事實上,較小的團體擁有更多的恢複能力。”

“會出現遊擊戰,會有抵抗”,拉脫維亞國防部長阿爾蒂斯·帕布裏克斯稱,“因此,即使基輔淪陷,也不意味著戰爭的結束。”

《華盛頓郵報》稱,屆時,澤連斯基將成為“關鍵力量”,將維持士氣並召集烏克蘭人“抵抗”俄羅斯。澤連斯基曾與美國官員討論過是否應該向西移動到靠近波蘭的利沃夫市,但截至目前,澤連斯基堅稱自己不會離開基輔。一位烏克蘭高級官員說,澤連斯基的安保人員已準備好計劃,以迅速轉移他和政府成員。“到目前為止,他一直拒絕離開。”

澤連斯基發表演講。

過去一年,美國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提供標槍反坦克導彈、毒刺防空導彈以及其他設備和彈藥。《華盛頓郵報》稱,現在白宮和國會的目標是向烏克蘭和其他歐洲盟國提供另外100億美元的軍事、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

但截至目前,拜登政府尚未就此計劃發表任何官方評論。《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和北約官員對公開支持此類想法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害怕被卷入與莫斯科的直接對抗中。

另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5日表示,自“特別行動”開展以來,俄羅斯軍隊已經摧毀了2037個烏克蘭地麵軍事設施,其中包括71個烏克蘭武裝部隊的指揮通信哨所,98套S-300、山毛櫸M-1和黃蜂防空導彈係統,以及61個雷達站。

科納申科夫還表示,俄軍還摧毀了66架地麵飛機和16架空中飛機、708輛坦克和其他類型的裝甲車輛、74個火箭發射裝置、261門火炮和迫擊炮、505輛特種軍用車輛和56架無人機。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5日簽署命令,要求俄羅斯聯邦政府在兩天內確定對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法人實體和個人實施不友好行為的外國名單。同天,普京在莫斯科出席一場活動時表示,俄羅斯將把任何國家在烏克蘭設立禁飛區的企圖視為對俄開戰。普京表示,對俄羅斯的製裁等同於宣戰,但是俄方現在還沒有開始反製,在航空領域對俄實施製裁的國家將自食其果。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