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物理層面的“搏殺”:俄烏衝突中的輿論戰愈演愈烈

 連日以來,俄烏之間的軍事衝突仍未有降溫的跡象,雙方的輿論戰也愈演愈烈。

3月1日俄羅斯國防部對媒體表示,俄軍將對烏克蘭武裝力量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和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技術設施展開打擊。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 科納申科夫少將說:“為了壓製針對俄羅斯的信息進攻,俄軍將使用高精度武器對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技術設施以及位於基輔的第72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實施打擊。”同時,俄方呼籲那些住在附近的市民盡快離開自己的住所。

俄羅斯空襲基輔電視塔。

輿論戰:認知維度上的激烈“搏殺”

輿論戰又被稱為心理戰、媒體戰、宣傳戰及信息戰等,其本質就是激起人們對敵人的仇恨,維係與盟國以及中立國的關係,瓦解敵方的鬥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以報紙、書籍、傳單、小冊子為代表的印刷製品和廣播成為主要宣傳利器。20世紀60年代,電視憑借其傳播及時、形象生動、聲畫同步等優勢迅速在輿論戰中推廣應用。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開始在輿論戰中嶄露頭角,網絡輿論戰也隨之興起。

發展至今,現代戰爭早已超越了物理上的搏殺,更是信息維度乃至認知維度上的較量。數據信息本身已成為一種戰略資源。社交媒體平台的社區性、開放性和參與性不僅滿足了普通民眾對於信息交流的渴望,更對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等領域產生革命性影響。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社交網絡讓無處不在的信息更加複雜,線上鬥爭更加激烈且難以防範。社交網絡極大縮短了信息傳播時間,戰爭以“直播”的方式向受眾公開;互聯網“自由”加持下的現代戰爭讓民眾與作戰人員的身份更為模糊、戰爭模式也更加多樣。為此,許多國家政府將社交平台視為新的宣傳媒介,軍隊則利用網絡媒體創新作戰手段,努力彌補現有網絡信息戰能力的不足並防範敵方可能發動的網絡攻擊。

如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美國就資助伊拉克反對派開設了“倒薩”電視台。戰爭中上至總統、國防部長,下至一線參展部隊及美國的全球性傳媒悉數參與,對伊展開了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還利用網絡向伊軍發出大批電子郵件,勸說他們“棄暗投明”。在整個戰爭中,美軍組織了500多名記者進行隨軍“嵌入式”采訪,精心選擇新聞發布的內容,大量播發對己方有利的消息,誘導大眾傳媒的輿論方向。但戰後在網絡上流傳的各種關於美軍虐囚、屠殺平民的視頻、照片也同樣使美國政府在國際上陷於空前的孤立,使其在伊拉克這個泥潭更加難以自拔。

圍繞蛇島士兵殉國還是投降,俄烏雙方各執一詞。

俄烏衝突:信息時代戰爭的典型

當前的俄烏衝突,可謂是信息時代戰爭的一個典型。依托於高度發達的社媒,這次衝突以無數“第一視角”的方式向全球進行直播,這也是使衝突進程“很難被隱瞞”,也為各方利用“宣傳”“虛假情報”與“心理攻勢”等手段謀求戰場優勢提供了空間。俄烏除了在烏本土激烈交火外,在互聯網領域也是針鋒相對,自2月24日衝突爆發以來,大量難辨真偽的照片、視頻和信息充斥各類社交平台。

這其中,有拿領導人說事的: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2月25日晚,曾發布了一段視頻以鼓舞士氣,稱烏國高官和他都還在基輔,他們正保衛著烏克蘭。俄方卻表示,澤連斯基已逃離基輔,他社交平台上傳的所有視頻都是事前預錄的。為了駁斥謠言,澤連斯基隨後上傳了一段自拍視頻,向鏡頭展示手機上顯示的時間,證明他還未逃離基輔。

也有拿前線軍人說事的:如在“蛇島事件”中,烏方稱2月24日駐守在蛇島(Zmiinyi Island)的13名烏克蘭守軍在麵對俄羅斯要求投降的喊話時,在怒罵俄軍後全體犧牲,對此澤連斯基稱將為殉國的守軍們授烏克蘭英雄的稱號。但俄羅斯卻表示,並不存在“蛇島保衛戰”,“該島上的82名烏克蘭軍人放下武器並自願向俄軍投降。”隨後在俄媒的報道中,一些據稱是蛇島投降士兵的烏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對澤連斯基宣布他們“全員陣亡”的電視講話感到震驚。

另外還有拿親情說事的:如一則“烏克蘭父親淚別女兒,隨後準備與俄軍作戰”的視頻也在西方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瘋傳,在全世界為烏克蘭收獲了很多同情。然而事實卻是視頻中的男子實則是來自烏東地區的親俄人士,當地時間2月21日他遵從政府的疏散安排將妻女送往俄羅斯安全區域,然後轉身準備投入與烏克蘭軍隊的戰鬥。但是這樣明顯有利於俄方的視頻,卻被西方偷梁換柱拿為己用了。

據悉,目前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共有四個心理戰單位,分別是:駐紮在圭瓦的第16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駐紮在布羅瓦裏的第72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駐紮在利維夫的第83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駐紮在敖德薩的第74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而此次被俄軍點名的“第72信息化心理作戰中心”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支,這支部隊過去曾駐紮在克裏米亞,隸屬於烏克蘭海軍。“克裏米亞事件”之後,其中部分人加入俄羅斯,另一些人回到烏克蘭重建了部隊。不難看出,俄軍宣布對烏克蘭心理戰相關設施實施“物理攻擊”,顯然是希望“一招封嘴”,以期在後續的輿論戰中爭取更大的主動。

同時俄軍提醒附近的市民盡快撤離的做法,應該是汲取了以色列在巴以衝突中的經驗。2008年12月27日至2009年1月18日,以色列對盤踞在加沙地區的哈馬斯武裝發起名為“鑄鉛行動”的大規模軍事打擊,哈馬斯以平民為掩護進行抵抗,企圖通過國際社會的壓力讓以色列罷手。對此,以色列在輿論對抗的同時,還采取了一種“新戰術”,即火力打擊開始前,至少對一些房屋喊話,警告居住在裏麵的人襲擊即將開始。在某些情況下,以軍還先發射一枚聲響彈,提醒平民撤離,然後才以導彈摧毀這些房屋。以軍的這種做法,從戰場效果看減少了加沙平民的敵意;從戰爭全局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國家形象、軍隊形象的危害。而俄羅斯此番作為也應該有此用意,未來一旦出現平民傷亡,便於自己撇清責任。

從此次俄烏衝突中可以看到,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影響,未來戰爭將讓民眾和軍隊的界限變得模糊,作戰人員和非作戰人員在當前信息環境下,都將成為全球數字通信網絡的一分子,普通民眾不再是戰爭的“旁觀者”,而會逐漸成為潛在的戰略“影響者”,對此各方都應予以關注。

(作者係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