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雇傭兵自述:腦子一熱去了烏克蘭,到那發現連槍都不給

 來源:海外網

圖為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克蘭基輔,烏克蘭軍人站崗。(資料圖)

海外網3月29日電加拿大《環球郵報》新聞網站27日發文曝光了赴烏參戰的外籍雇傭兵現狀,並稱大部分人腦子一熱就跑到烏克蘭,到那才發現對方連槍都不給。

和許多外籍軍團人員一樣,來自加拿大的57歲男子保羅·休斯決定去烏克蘭也是一時興起。俄烏衝突爆發後,他於3月4日抵達烏克蘭利沃夫,並渴望與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戰隊(烏政府創立的由外籍誌願人員組成的軍事單位)簽約。

休斯回憶道:“當我越過邊境時,我以為他們真的會遞給我一把槍。”然而,他很快發現外籍軍團裝備簡陋,組織也十分混亂,“他們不能保證我擁有武器,所以我選擇迅速離開。”

43歲的馬克·普雷斯頓-霍林(Mark Preston-Horin)3月初從加拿大維多利亞抵達烏克蘭,並希望將他從事醫療救援工作的經驗用於烏克蘭軍隊。然而,馬克被告知加入外籍軍團後,當地官員稱不能保證他能從事軍醫工作,還要求他簽署一份合同。“他們拿走你的護照號碼,並做了標記,在你獲得允許之前,你不能離開這個國家。”

馬克最終選擇拒絕簽署合同,並加入“格魯吉亞軍團”,但他發現,身邊的35名新兵中大多數人沒有頭盔、防彈背心,也沒有槍支,隻獲得一個模糊的承諾,即他們最終會獲得軍備。馬克稱,他目前已離開軍團,這35人也選擇離開。(海外網 李萌)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