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聯合聲明引關注,白宮心虛了:中美關係也在“非常高的水平”

 

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4日訪華與中方領導人進行會談,隨後中俄雙方發表了涵蓋眾多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引發全球關注。在中俄雙邊關係持續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白宮方麵顯然心虛了,拜登團隊對於中俄關係越走越近的現狀感到不安。4日當天,美國記者在發布會上詢問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如何看待中俄關係愈發緊密的現狀時,普薩基明顯底氣不足的表示“中美之間有自己的關係,中美在非常高的水平上直接接觸”。對於“中美高水平接觸”的具體案例,普薩基指出,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之間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對俄烏衝突可能帶來的全球安全和經濟風險進行了會談,並且確認了以“緩和外交”作為前進對策。從曆史上看,中美過去的確存在一段時間的蜜月期,這使得中美關係達到了較高的層級,但隨著2018年白宮方麵發起貿易博弈以來,中美關係已經大不如前,當前中俄“抱團”的現狀令白宮方麵感到棘手。

中俄聯合聲明反對北約

在中俄官方發布的聯合聲明之中,俄方表示當前西方大國正在利用北約防務聯盟來對俄羅斯施加額外的壓力,並且否認了西方媒體關於俄羅斯即將對烏克蘭發動進攻作戰的假消息。聯合聲明直截了當的點名批評了支持冷戰意識形態的北約,並且表態“反對北約繼續東擴,呼籲北約摒棄冷戰時期意識形態”。在部分美國鷹派議員不斷發起新的政治擦弄的台灣問題上,俄羅斯擺明了自己的態度,重申自己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呼籲全球各國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活動。對於西方國家不斷在人權等問題上惡意抹黑中俄的現狀,聯合聲明指出“捍衛民主、人權不應成為向別國施壓的工具。雙方反對任何國家濫用民主價值,借口維護民主、人權幹涉主權國家內政,挑動世界分裂對抗。”當前,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自己的中程導彈和高超聲速武器,並且尋求在印太和歐洲地區部署這些裝備,直接加劇了全球範圍內的緊張氣氛,增加國際和地區安全風險,對國際軍控體係構成衝擊,直接破壞了全球的戰略穩定。除了在重大關鍵議題上表達一致態度外,中俄雙方有關部門和企業還簽署了一係列合作文件,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遠東天然氣購銷協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俄羅斯石油股份公司低碳發展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合作協議》等。中俄雙方在能源領域的積極合作將帶動雙方在金融等附屬環節的合作,對於美國而言,如果中俄開始加速實現大宗貿易的“本幣結算”,那麼美國依靠國際清算係統(SWIFT)肆意發動製裁的時代即將宣告終結。

放狠話掩蓋心虛的白宮

在中俄聯合聲明發布後,白宮有關人士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爆發武裝衝突,將會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利益,同時北約方麵也對於中俄要求北約停止東擴的呼籲表示拒絕。隨後,普薩基關於中美關係的論調在社交媒體上引發激烈討論,美國網友指出,當前白宮方麵顯然對於中俄關係持續走近而心存芥蒂,因為這意味著全球主要國家之中已經沒有幾個會向美國“拋出橄欖枝”了。對於美國強加給中國頭上的不對等關係,美國網友表示:“所謂的華盛頓與中國保持的關係就是美國在那裏外包工作,買中國的廉價商品還用戰爭威脅他們,這樣一來美國既可以掙錢還能拿到更多軍事預算,這就是所謂的與中國的關係。”五角大樓方麵的行動則從側麵印證了美國對於同時應付中國缺乏信心——五角大樓認為當前美國通過一定程度的增兵和資源再配,可以勉強實現在歐洲方向上的戰略平衡,而至於如何從全球角度協調歐洲和印太戰略,拜登政府尚沒有拿出方案。然而,在這個關鍵檔口上,中俄之間的聯合聲明加劇了美國精英層的心虛和焦慮。

中俄與美隻能為友共存

從現實層麵上看,在未來很久的一段時間內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事實不會改變。一個國家的構成包括經濟、軍事、科技和內政等諸多方麵。的確,美國近些年以來其國內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但是在軍事、科技和內政等方麵,美國積累的優勢依然存在。即便是未來若幹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越美國,但在生產率等指標上,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將仍然明顯——屆時中國的人均GDP還隻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即便是在中國引以為豪的經濟領域之中,中美之間仍然存在許多方麵的差距。而在軍事領域,當前美軍依舊引領著全球軍事變革的方向,即便是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出現了技術落後中俄的狀態,但在常規武力和核儲備上,美國的優勢依然顯著。在未來20-30年,中俄將繼續以新興勢力和追趕者的角色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美國的霸權雖然日漸衰落,但依舊還將是這顆星球上唯一擁有霸權體係的國家。中俄之間的強強聯合能夠在歐洲和印太兩個方向上謀取與美國的戰略均勢,這意味著從中長期看,美國既無法在一場零和博弈中壓倒中國,也不會在地緣政治博弈中被中俄壓倒,這種“沒有輸贏”的格局的存在,更是在提醒中俄與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的主要國家,三國之間無法為敵,隻能想辦法找到和平共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