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平時美印之間不少“秀恩愛”,但在關於俄烏問題上的意見,雙方此次明顯不一致。
當地時間2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就美國、阿爾巴尼亞提交的關於烏克蘭局勢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其中11票同意,1票否決,3票棄權。
毫無疑問,這11張票裏自然少不了美國。3票棄權方則分別是中國、印度、阿聯酋。這項所謂的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草案自然就無法通過了。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裏·涅邊賈 圖源:俄新社
當然,這似乎也是大家預料之中的結果。畢竟,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具有一票否決權。
不過,通過這個投票也讓美國心有不滿,為何印度“不跟”自己?
從曆史淵源層麵看,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印度與蘇聯的關係非常近。
從武器裝備來說,印度軍隊裝備了數不清的蘇式武器,例如空軍的米格21戰機、陸軍的T72坦克、海軍的卡辛級驅逐艦等。另外,還有武器的後期維護,印軍的人員訓練等都已依賴上了蘇式體係。
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自然繼承了蘇聯的主要衣缽。自然而然,90年代之後,俄羅斯與印度的關係更是如同親兄弟一般。
直到現在,印度在武器裝備方麵,仍然嚴重依賴俄羅斯。去年12月,普京訪問印度期間,俄印雙方更是簽署了更多的貿易和武器協議。
另外,印度也無法忽視一個事實,那就是俄羅斯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核能和能源大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對於印度來說,自己需要維護與俄羅斯的緊密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印度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平衡在俄美兩國間的緊張局勢。目前,美國方麵已經開始對印度表現出不滿。
為了拉印度“入坑”,有美媒甚至發布了題為《從長遠來看,印度在烏克蘭衝突上的“中立”可能會傷害它自己》一文。
文章以“中印關係”為核心點展開討論,稱美國會因烏克蘭局勢陷入歐洲的泥潭,從而無法將重心放在印太地區,這樣並不利於印度。
還有文章更是十分“露骨”,直接以《印度應該和西方站在一起對抗俄羅斯》為題發布文章進行炒作,挑撥印俄關係,甚至搬出了印度一直在意的“克什米爾”。
很明顯,美媒不過是希望拿中印話題炒作,從而迫使印度“選邊站”。
截至目前,印度並未公開對俄羅斯表示譴責或宣布製裁措施。哪怕美國務卿布林肯通過電話給印度外長蘇傑生吹“耳旁風”,強調所謂的“譴責俄羅斯的入侵”,但蘇傑生也隻是采用了典型的“官方式”話語應對。
對比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旗幟鮮明的譴責態度,印度的態度確實稍顯“曖昧”。
另外,就在25日當天,莫迪與普京通了電話。據悉,莫迪在通話中重申了印度的一貫態度,即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分歧隻能通過坦誠的對話來解決。
而烏克蘭方麵也把印度看得非常重要,還指望莫迪能夠幫忙去“勸勸普京”。不過,印度的確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精明,在烏俄衝突問題上,此次印度是“拎得清”的。
盡管美國一個勁兒地拉攏印度,雙方甚至簽署了意義非常的《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可印度與俄羅斯早已是形成了典型的“雙重依賴”模式,誰也離不開誰。
再說了,美印目前合作的本質不過隻是互相利用、互相提防罷了,真正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恐怕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和對方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