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明“灰塵彈頭”對付高超音速武器,美媒:21世紀的高射炮?

 美國“The 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2月7日發表文章,批露了美國反高超音速導彈的新概念:充滿灰塵的“微粒彈頭”。文章稱,這一新概念試圖扭轉局麵,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極端速度來對付它們。

【CSIS發布的高超音速攔截導彈概念】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獨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了一份新的白皮書,主張美國政府將更多資源投入高超音速武器防禦係統,並探索擊敗這些威脅的新方法。這份報告名為《複雜防空:對抗高超音速導彈威脅》。

白皮書的作者們認為,由於現有的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無法防禦高超音速威脅,因此需要新的導彈防禦方法,“應該利用高超音速武器的獨特弱點,並使用新的能力”來擊敗它們。其中最有趣的建議描述了“區域範圍殺傷機製”等幾個概念,這些機製可以在高超音速武器飛行路徑前方的空氣中填充小顆粒或高功率微波,從而降低其性能或導致其“徹底失效”。

為了填補高超音速導彈防禦係統的空白,報告的作者寫道,可能需要一種“21世紀高射炮”。在高超音速飛行器飛行的極端速度下,即使與大氣中的微小粒子發生碰撞,也會產生“子彈動能”,並導致結構損壞或不可預測的空氣動力學效果。這種用微小顆粒填充天空的概念不必徹底摧毀高超音速武器,而隻需改變其性能或彈道,使其無法達到預定目標。

【天氣和粒子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影響】

“高射炮”一詞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火炮發射的炮彈會爆炸成金屬碎片雲,在空中留下厚厚的黑色煙霧。每一次爆炸產生的彈片都可能擴散到數百米之外,這意味著炮彈不必直接命中就能使飛機失效。“21世紀高射炮”的概念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工作,但更為複雜。CSIS的報告描述了防空係統如何在高超音速導彈飛行彈道附近的廣闊空域提前部署“工程粒子”。這些粒子可能是金屬的,甚至是煙火性質的,可以在高層大氣中懸停“幾十分鍾”,為與高超音速武器在其軌道上交戰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窗口。作者們稱:“考慮到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早期的較高速度,一堵‘灰塵牆’在飛行早期階段比在飛行後期更有效。”

【彈道導彈,火箭助推滑翔飛行器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彈道區別】

CSIS的報告引用了美軍空間係統司令部早前進行的幾項研究。這些研究發現,大氣中的灰塵、雨水和其他顆粒在高速時會從再入飛行器上清除大量的鼻尖材料。這種防禦概念甚至可能“迫使對手采用設計更保守、更重或性能更低的高超音速係統”。

【幾種高超音速導彈攔截方式的概念介紹】

除了“高射炮”的概念外,該報告還涉及定向能武器,並探討了激光和高功率微波這兩種最常見的定向能武器在防禦高超音速導彈時的性能。雖然當代激光係統的光束功率繼續增加,但CSIS白皮書指出,“即使是未來激光係統預期的百千瓦至兆瓦級功率,也可能不足以穿透高超音速武器的熱防護係統。”

另一方麵,高功率微波(HPM)顯示出更大的前景。這些係統的工作原理是發射強大的微波能量,可以破壞或摧毀飛行器或導彈內部的電子設備。CSIS指出,HPM係統的射程比激光更為有限,並且可能仍需要與動能攔截器一起時使用。一旦高超音速導彈的製導和控製電路被微波損壞,動能攔截器就可能摧毀它們。這些係統不需要像激光那樣複雜的瞄準係統,而且對惡劣天氣條件的敏感度要低得多。

【CSIS描述的“模塊化有效載荷”概念】

此外,CSIS報告還描述了它所稱的“模塊化有效載荷”,即將攔截器或其他多種有效載荷合並到一個通用助推器係統中。單個助推器可以同時包含定向能武器、爆炸碎片彈頭、“21世紀高射炮彈”彈頭、動能攔截器,甚至其他傳感器。這些多管齊下的有效載荷可以提供一個分層係統,可以在其軌道上的多個點與高超音速導彈交戰,每個點都有不同的方法。

然而,美媒表示,美國缺乏高超音速試驗設施可能會阻礙開發和部署新防禦技術。

作者:微胖

版權稿件,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係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