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普京陳兵十萬烏克蘭邊境,原因和你想的可能正好相反

 

直新聞美國總統拜登告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國將“果斷回應”。對此,你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確實,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世界都在猜,已經在邊境屯兵十萬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究竟會不會真地進攻烏克蘭。很多人根據俄羅斯過去一貫的強悍作風,尤其是普京近年來兵發敘利亞與拿下克裏米亞的曆史,都認為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會發生。

對此我的看法完全相反。我認為,普京大規模進攻烏克蘭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與出兵敘利亞、拿下克裏米亞之間有著本質性的不同。出兵敘利亞,是應敘利亞合法政府阿薩德的請求;拿下克裏米亞,是因為克裏米亞原先就是蘇聯贈送給烏克蘭的領土,且95%以上的克裏米亞人都願意回到俄羅斯,所以普京才以西方自己的遊戲規則也就是全民公投的方式將了烏克蘭一軍,順理成章地把克裏米亞拿下了。

而烏克蘭不僅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且烏克蘭政府與主流民意已經擺出了“不惜跟俄羅斯血戰到底”的架式,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普京仍然要進攻烏克蘭,那這個後果將會是俄羅斯難以承受的。其一,從蘇聯脫離出來的烏克蘭軍隊將會拚死抵抗,這個軍事代價俄羅斯難以承受;其二,自從二戰結束之後,國家與國家之間已經拋棄了通過戰爭來掠奪土地與資源的野蠻做法,轉而通過市場的方式來配置資源。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大成就,假如俄羅斯要進攻烏克蘭,這個道義上的壓力也是俄羅斯承受不起的;第三,即使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會出兵阻止俄羅斯,那也一定會對俄羅斯實施空前嚴厲的經濟製裁,包括全麵禁止俄羅斯向西方出口能源,永久性地擱置“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運營,甚至是切斷俄羅斯與美元支付交換係統的聯係,徹底癱瘓俄羅斯的金融係統。這個經濟上的代價也是俄羅斯承受不起的。

在這些無法預知的政治、經濟、軍事與道義壓力下,普京雖然以敢於對外用兵著稱,但是他一定不會對烏克蘭貿然用兵,而是會仔細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三思而後行。

直新聞既然俄羅斯不會貿然對烏克蘭發動軍事進攻,那普京在俄烏邊境屯兵十萬並且做出即將發動進攻的姿態,其中的目的又何在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相信,由於是俄羅斯主動往俄烏邊境屯兵十萬,所以外界都會認為,在這件事情中,俄羅斯是主動的一方。我認為,這隻是一個假象與錯覺。事實上,烏克蘭與北約才是主動進攻的一方。正是因為烏克蘭準備把北約引到自己家裏來,北約有可能要屯兵在俄烏邊境,被俄羅斯認為是侵占到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以及在烏克蘭等中東歐小國的反對下,歐盟與德國暫停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審批工作,使得俄羅斯向德國與歐盟輸送天然氣的計劃遭遇了重大挫折,俄羅斯才在一怒之下,把烏克蘭當成了與北約討價還價的“人質”,也就是用槍抵住了烏克蘭的腦袋,然後迫使北約往後退並且跟俄羅斯就此展開談判。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的目的是為了以戰逼談。在一般情況下,隻要北約與歐盟在一定程度上答應了俄羅斯的要求,俄羅斯是不會向烏克蘭這個人質開槍的,否則以戰逼談的戰略目的就會泡湯,烏克蘭、北約以及俄羅斯就會出現三輸的局麵。這是普京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普京之所以敢於兵行險招不惜以戰逼談,實際上又是因為清楚地看清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存在著兩大軟肋:其一,雖然北約的整體軍事實力要遠遠高過俄羅斯,但是俄羅斯敢於出其不意地亮劍,而北約則完全沒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兵行險招的行為其實並不險,並不會導致局麵失控;其二,普京清楚地知道,眼下拜登政府壓倒一切的全球大戰略,是要拉攏俄羅斯來共同應對中國。在這種情況下,普京認為,為了這個戰略大目標,拜登政府最終會選擇向俄羅斯做出妥協。假如在北約東擴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問題上,拜登政府最終向俄羅斯做出了妥協,那不僅可以進一步提振俄羅斯國內的民意,而且可以為2024年即將到點的普京總統累積更高的政治威望,甚至是累積再次連任的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屯兵十萬於俄烏邊境的大背景下,拜登政府果然被逼上了談判桌,不敢以同樣的軍事行動來反製俄羅斯,而僅僅表示會對俄羅斯實施更為嚴厲的經濟製裁,這也就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已經露怯了,夾在兩大強權之間的烏克蘭極有可能會再一次被犧牲掉,成為美俄之間進行戰略利益交換的籌碼。

作者: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