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關巴基斯坦確定進口中國殲-10C戰鬥機的消息,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此事出自巴基斯坦內政部長謝赫·拉希德·艾哈邁德之口,可信性頗高。據他透露,“25架殲-10C,將出現在2022年3月23日的巴基斯坦國慶閱兵式飛行編隊之中”。按照計劃,巴空軍將訂購2個中隊的殲-10C,共計36架。有消息稱它們將配備中國渦扇-10“太行”發動機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並可與JF-17“梟龍”Block3型戰鬥機共享電子設備和武器。
關於“殲-10出口巴基斯坦空軍”的傳聞,已經存在了相當久的一段時間,在2006年左右,就出現了“巴空軍有望進口殲-10A”的消息。甚至還有人稱,巴基斯坦方麵已經給殲-10起了“JF-20”的代號。如今,部分殲-10A已經開始退役,殲-10C也不再是中國空軍最先進的國產戰鬥機,而巴基斯坦空軍終於有望獲得這型戰機,此事確實值得好好談談。
僅從裝備性能來看,殲-10A剛剛出現時,對巴基斯坦空軍的吸引力的確不小。2003年時,殲-10A開始裝備人民空軍,中方在約10年後才允許該型機出現在可出口武器清單上,說明這款戰鬥機對解放軍有著極大的價值,國內產能必須優先應用於列裝本國軍隊,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遲了巴基斯坦等潛在用戶國獲得殲-10的時間。
當然,巴方的預算和支付能力較為有限,也是該國軍隊難以從外部獲得大量先進裝備的一大原因。與經濟基本盤更大、采購能力更強的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軍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沙特等國的軍援支撐。同時,印度對巴基斯坦的軍備壓力存在於陸海空各個領域,巴軍各軍種對有限的軍費“爭奪”頗為激烈,也使得各項采購案遲遲難以推進。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長期使用歐美戰機的巴基斯坦空軍,或多或少地對中國國產戰鬥機有一定的輕視心理。畢竟,巴方此前進口的中國殲-6、殲-7和“梟龍”,在巴空軍的定位都是相對低端的製空和多用途戰機,而高端製空戰機基本都是美製產品。考慮到早期型殲-10在配套武器和航電設備等方麵,確實一度略遜於歐美先進水平,以及發動機依賴於俄羅斯提供的AL-31,故巴空軍自然很難下決心進口。
但如今,殲-10C已經是一款十分成功的先進三代半戰機,100%實現了自主生產,且基本滿足了解放軍換裝工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比該型機更加強大的國產戰機,故殲-10C自然可以十分從容地對外出口。
從巴方宣稱殲-10C可以與“梟龍”共享航電設備與武器來看,我們出口給巴空軍的殲-10C很可能是“減配版”,畢竟原裝的殲-10C在航電設備方麵強於“梟龍”Block3。如此想來,這或與巴基斯坦“囊中羞澀”有關,不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未來的更新升級解決。麵對已經獲得了法國“陣風”戰機的印度空軍,殲-10C有望成為巴基斯坦空軍麾下的最強戰機,甚至取代美製F-16的地位,進入巴空軍“高端製空機”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