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大規模服役,中國卻仍有大量二代機服役,關鍵之處出乎意料

 

“中國在什麼時候,開始獲得能形成可靠戰鬥力的自用二代機?”這個問題的答案會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

此處的所謂“可靠戰鬥力”,以飛機故障率和維護性達到可接受水平、機載設備(比如火控雷達)相對完備、擁有較可信賴武器(比如空空導彈)係統作為標準。

殲7係列嚴格意義上滿足上述標準,要到90年代中期完成與霹靂-8的匹配之後;殲8係列要到2005年之後,才完成與霹靂-11和霹靂-12的匹配。

這也是為什麼國內現在還有很多殲7、殲8的後期型號在服役;不是因為壽命長,而是這些型號的實際交付,其實和殲十、殲11A(國內組裝的蘇27sk)是同期的,機齡都不大。

實際上國內現在但凡像點樣子、稍微拿得出手的先進裝備,其設計理論、製造技術等方麵的所需能力的基礎,幾乎全部都是改開之後才開始獲得的。有極少數是例外,比如斯貝發動機係列;該項目的引進談判,使中國早在1970年,就得以從英國獲得鈦合金葉片的精密鍛造技術。

這使得國內型號發展,從二代機的補課、三代機的研製到四代機的預先探索,至少從70年代末期到2010年代中期之間的在時間線上,不存在普遍性的、嚴格遵循“先來後到”的自然發展過程,而出現了大量的重疊和並行發展,局麵其實頗為混亂。

比如國內相當多原本屬於不同技術時代型號的發展,往往是混雜著不同國家、不同渠道的先進基礎技術輸入來源,同期並行推進的。

殲8係列、殲10係列形成戰鬥力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數字化的先進機載多普勒火控雷達,半主動中距導彈、主動中距導彈,這些關鍵設備和武器的基本成熟,都集中在了2004-2008年左右。

這就是國內現在二代機、三代機、五代機同時大量服役的原因所在。不過由於二代機普遍壽命不長,而且在未來也缺乏延壽價值,因此在未來服役的數量將會迅速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