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挑釁普京,俄軍突然發動空襲,大批親美武裝倒下

 早在11月份,俄羅斯就曾警告過以色列,不得繼續空襲敘利亞,否則俄羅斯不會坐視不理。普京認為,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尊重,以色列不應該接連不斷地找麻煩,如若不然,部署在敘利亞的俄軍,還有什麼存在感?

以色列非但不聽勸,反而挑戰了俄羅斯的底線。

28日淩晨,以色列不宣而戰,對敘利亞的拉塔基亞港口,發起了狂轟濫炸,爆炸引起的大火,燒了數個小時,照亮了當地的夜空。

敘利亞軍方表示,以色列發起了快準狠的空襲,使用的武器為導彈,暫時還不清楚有沒有人員傷亡。當下,敘利亞已經撲滅了大火。

值得一提的是,拉塔基亞港的旁邊,就是俄軍的軍事基地,而以色列的打擊目標,就是伊朗、俄羅斯為敘利亞提供的大批武器裝備。

敘利亞認為,以色列接連空襲敘利亞,顯然有警告、挑釁俄羅斯的傾向。還有就是,在攔截以色列發射的導彈時,俄軍基地和人員很可能會被誤傷。

2018年,敘利亞就曾發生過“俄軍偵察機被敘利亞導彈擊落,15名俄軍士兵被炸身亡”的悲劇,導火索同樣是“以色列空襲拉塔基亞”。當時,俄羅斯對以色列表示強烈抗議和憤怒,但以色列並沒有就此罷休。

此外,以色列還曾用激光武器照射過俄軍戰機,挑釁的意味不言而喻。

俄羅斯沒有忍氣吞聲,這一次,普京選擇了敲山震虎。

12月28日,敘利亞媒體透露,俄軍突然對伊德利卜發起了空襲,目標直指親美武裝。

當時,俄軍出動了戰機、投下了克拉斯諾波爾等導彈,對極端武裝發起了猛烈空襲,並摧毀了極端武裝的訓練營和指揮部。

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親美武裝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大批武裝人員就此倒下。

一直以來,盤踞在敘利亞北部的武裝,與雄踞伊德利卜、獲得美國支持的極端武裝,都是敘利亞的心腹大患。土耳其為烏克蘭提供無人機時,俄軍狠狠地給了土耳其支持的武裝一個下馬威,以色列無視俄羅斯警告、挑釁普京之後,俄軍選擇了針對親美武裝出招。

由此可見,俄羅斯的確不好惹。

對此,且聊3個粗淺的看法吧。

第一,中東局勢的確動蕩不安。美國和伊朗的談判,仍然沒有結果,胡塞武裝與沙特聯軍的戰鬥,仍在繼續,以色列針對敘利亞的空襲,從未停止過。

28日,五角大樓表示,為防止俄軍“侵略”烏克蘭,美軍決定在地中海部署“杜魯門”號航母。與此同時,以色列國防長甘茨,會見了巴勒斯坦的首腦阿巴斯。

明眼人不難看出,美軍在中東部署航母,實際上是衝著針對伊朗去的,而以色列之所以空襲敘利亞,同樣是為了警告伊朗,順便告訴普京“以色列不懼怕俄羅斯”。

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接招,是普京不得不麵對的挑戰,有的時候,棋差一招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

第二,以色列的確踢到鐵板了。有段時間,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導彈,幾乎全部被俄羅斯生產的“山毛櫸”擊落,當時,發聲的都是俄羅斯軍官。

此後,以色列便對俄羅斯懷恨在心。以色列軍方認為,敘利亞實力之所以突然大增,是因為俄羅斯在背後出謀劃策、提供幫助。

隨後,俄羅斯還不忘喊話以色列稱,接下來不得再次空襲敘利亞。

一直以來,以色列都自詡為“中東霸主”,跨境空襲伊拉克都是常事,怎可能聽俄羅斯的?

但是這一次,普京直接空襲了親美武裝,敲打以色列的意味非常明顯,如果以色列繼續輕舉妄動,俄軍沒準會針對以色列出招。

第三,打來打去,最遭殃的,始終都是敘利亞。以色列多次表示,如果伊朗武裝不撤出敘利亞,以色列就會接著發起空襲。

此外,美國、土耳其也沒少空襲敘利亞,2021年,美軍還在敘利亞發起了多次“斬首”行動,造成了多名無辜民眾遇難。

即便是力挺敘利亞的俄羅斯,發起空襲的地方,同樣也在敘利亞境內。

就這樣,敘利亞成為了美、俄、土耳其和以色列的角逐地,各大勢力一言不合的結果,都是空襲敘利亞,巴沙爾卻做不了什麼。

對敘利亞民眾而言,這何嚐不是一種悲劇?

伊拉克的千瘡百孔,敘利亞的滿目瘡痍,阿富汗的民不聊生,無一不在告訴我們,這仍然是一個靠實力說話、落後就沒有主動權的時代。唯有保持定力、提升實力,才能擁有更加璀璨的未來。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打鐵仍需自身硬,且繼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