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區區一枚導彈,中國有美國卻沒有?美防長:我不知道啊

 一直以來,美國在武器裝備技術方麵一直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一代甚至兩代,即便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時期,美國在絕大多數武器裝備方麵,都對蘇聯保持著5~10年以上的技術優勢,但是如今在中美兩國之間,美國的技術領先優勢正在慢慢消失,這讓美國上下感到非常焦慮。近日,麵對記者質問“為什麼中國有能力部署中程高超音速武器,而美國卻沒有”的時候,美國防長奧斯汀似乎刻意回避,稱“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部署了這些武器,但他們正在測試這些武器。”

(氣鼓鼓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嚴格來說,人類已經列裝數十年的洲際彈道導彈都可以算是“高超音速武器”,因為“高超音速武器”的限定條件非常簡單:平均飛行速度達到5馬赫以上。而彈道導彈由於主要在大氣層外飛行,其最大飛行速度接近20馬赫,平均飛行速度更在10馬赫以上。不過當前提出的“高超音速武器”的概念,主要指的是采用滑翔彈道的新式武器,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彈道導彈。

以我們在2019年展示的DF-17型導彈為例,這種導彈使用了獨特的彈頭設計,看起來就像是一架無尾三角翼的小飛機,這種外形被稱為“乘波體”。通常使用固體助推火箭把這種飛行器送入太空,然後二級發動機點火,這樣DF-17的彈頭就可以像“打水漂”那樣在大氣層和太空之間“打水漂”,從而極大的拓展飛行器的航程。而且由於其在打水漂的過程中可以隨機修改彈道,因此還具備卓越的閃避能力,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還沒有一種反導係統可以攔截這種獨特的武器。

(美國雖然還掌握著大量的先進技術,但是在國家競爭中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

雖然美國在二戰結束一直到如今,在很多科學技術領域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但是美國軍隊的技術優勢大多體現在傳統武器領域,例如超級航母、戰略導彈核潛艇、隱身轟炸機等等,對於全新的技術和武器,美國軍隊似乎並不那麼敏感。而作為後來的追趕者,中國很重視某些具備“彎道超車”能力的武器,以及那些被稱為“殺手鐧”的武器。這是因為雖然中國在近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解放軍總體實力和美軍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因此需要發展獨特的不對稱軍事力量,以便能夠切實有效的保家衛國。

(中國雖然是後起的國家,但是通過重點突破某些技術,可以很容易獲得彎道超車的能力)

在這個思路基礎上,“高超音速武器”就是我們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因為雖然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和“戰區導彈防禦係統”(TMD)都已經比較成熟,並且具備了一定的反導能力,但是彈道獨特、且具備隨機變軌能力的“高超音速武器”能夠輕鬆突破美軍苦心經營的NMD和TMD,進而對美軍的海外基地以及航母戰鬥群構成毀滅性威脅,甚至能夠對美國本土構成戰略威懾。而美國恰恰由於忽視了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在目前這個方麵,和我國已有明顯的代差。

(美軍對技術的依賴度一直很高,很難想象美軍在技術劣勢的情況下,還有沒有戰鬥力可言)

美國軍隊一直是一支迷信高科技的軍隊,從二戰至今,和其他國家軍隊作戰時,美軍都占據一定甚至碾壓式的技術優勢。但是如今,美軍的技術優勢正在慢慢消失,因為中國的複興,讓我們在工業水平和科學技術兩個方麵正在快速接近美國。而一旦失去了對解放軍的技術優勢後,美軍還會不會打仗,這或許是五角大樓特別需要考慮的問題。

對此,美國媒體甚至直接把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稱之為第二個“斯普特尼克時刻”。所謂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指的是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曆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這顆衛星每隔57分鍾就會經過美國頭頂一次,讓美國感覺頭頂的天空已經“淪陷”,隨後美國隨即開始在科技領域投入巨資,和蘇聯展開全方位的比拚,並最終贏得了冷戰。看來美國人是真的緊張了,完全不能適應被中國超越這個現實。

(人類曆史上第一顆衛星:蘇聯製造的“斯普特尼克一號”,曾經引發了美國的恐慌)

其實除了高超音速武器以外,在工業和科學技術的很多方麵,中國正在慢慢超越美國。例如,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第一套量子通信係統,發射了全球第一顆量子衛星;中國的高溫氣冷核反應堆已經研製成功;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已經組網;中國的FAST是全球目前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西方稱其是唯一可以發現外星人的望遠鏡,如此等等。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美國的相對衰落,未來中國超越美國的技術會越來越多,或許時間長了,美國也就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