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造飛機的國家很多,但能造出先進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卻很少,隻有幾家具備這個技術,英法德日等國家更是憑借高超技術壟斷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其中英法美三國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另外,日本在這一領域的表現也很不錯,在無意中幫了我們大忙,解決了困擾我們30年的“疑難雜症”,網友紛紛點讚,稱讚日本“壯舉”,日本悔得腸子都青了。
日本本土資源匱乏,為了發展便將目光放在了資源豐富的國家身上,經過多年探索,終於在非洲大陸上探測到了非常稀缺的鈷金屬礦,而這是研製航空發動機必備的材料之一。日本雖然費勁千辛萬苦找到了鈷金屬礦,但因為開采問題遲遲未能下定決心,就在這時,我國加入談判行列。很顯然,非洲國家考慮到我國多年的援非活動,直接拍板決定,將開采權給了中國,這讓日本十分後悔。
說起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實力還算不錯,多個領域都獲得重大突破,包括航空航天領域,隻不過,航空發動機問題遲遲未能解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中困擾我們最大的問題便是製造材料,沒想到無意中被日本給解決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感謝”日本。
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髒”,其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就是製造出合格的單晶葉片,而且需要極其強悍的耐高溫屬性,至少需要承受1500攝氏度的高溫,因此,金屬鈷在航發製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在艦船燃氣輪機方麵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別看中國稀土儲量十分豐富,但金屬鈷資源卻十分匱乏,隻有8萬噸,隻能選擇從國外進口,進而保持鈷的戰略儲備。
日本金屬鈷儲量與我國差不多,因此在非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最終探測到鈷金屬礦,不曾想,竟然落到了中國手中,以2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礦產56%的股權,徹底掌握開采權。日本一直跟在美國後麵進行各種技術封鎖,最後卻“親手”幫中國解決了一大難題,讓美國很是無語。不過,西方等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在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不斷打破封鎖,靠自身實力,研製出了航母、核潛艇、五代機等,相信在航發領域,我們遲早會獲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