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破第四代核武器,率先合成“金屬氮”成功,或將取代原子彈

 核武器是目前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美國曾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此後數十年核輻射一直困擾著當地居民,也正是因為如此,繼美國之後,再沒有哪個國家將包括原子彈在內的核武器投入戰場,日本也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核武器被使用國。

不過近年來,世界上又出現了一種核武器,它的殺傷力可與原子彈媲美,在爆炸瞬間可以產生7700度的高溫,在頃刻間摧毀一座城市也不在話下,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它不會像原子彈那樣產生長達數十年的輻射,給地球環境造成嚴重汙染。西方媒體甚至評價稱:這一新型核武器已經可以完全取代原子彈,美國最新研製的陸基洲際導彈在它麵前都“自愧不如”。

據了解,這種核武器就是金屬氮武器,它是以金屬氮為爆炸物的新一代核武器,而所謂“金屬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綠色高含能材料。中國科學院率先合成了這種材料,其能量密度能夠達到TNT炸藥的10倍多,被公認為是第四代核武器的“敲門磚”。

更早之前,世界各國科學家曾經嚐試研製以爆炸威力達到TNT炸藥35倍的“金屬氫”材料作為打開第四代核武器大門的鑰匙,但是由於金屬氫的製作難度太大,且非常不穩定,不利於大規模生產,於是科學家開始尋找替代物,金屬氮於是“橫空出世”。

由於金屬氮武器的爆炸威力絲毫不遜色於,所以人們將它和激光粒子束武器、反物質武器以及幹淨的聚變彈等處在研製階段的新機理武器統稱為第四代核武器。第一代核武器指的就是原子彈,它釋放能量的方式是核裂變,是目前唯一被投入過戰場的核武器,第二代核武器是氫彈,它的主要原理是核聚變,第三代核武器是指小型化的核彈頭,美俄現在的核武器研製方向主要就是這種小型化的核彈頭,通過為導彈搭載核彈頭而實現核威懾。和前三代核武器相比,第四代核武器不論是安全性還是清潔性都大大提高。

可以說,我國成功研製出第四代核武器,不僅標誌著我國的軍事科技實力以及綜合國力逐漸達到了世界製高點,同時還為我國對抗美國霸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美國稱霸全球變得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