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調查交易內幕,印度買陣風戰鬥機,單價從8千萬到2.5億美元

 【話說軍世】自印度空軍收獲陣風戰鬥機後,自我感覺“良好”了許久,高呼這型優秀四代機可以擊敗正規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都完全不放在眼裏,不過最近印度卻又因為陣風有些高興不起來,主要是因為巴基斯坦空軍去土耳其參加空軍演習,卡塔爾派出了陣風“助興”,更讓印度頗感鬱悶的是,陣風麵對輕型戰鬥機梟龍還2:6大比分敗了,此番“二連擊”之後,印度有不爽的事情來了,法國要調查陣風的交易內幕。

印度陣風被三連擊:法國調查交易內幕,單價從8千萬到2.5億美元

此前印度在引進陣風戰鬥機時,曾和法國有言在先,要避免被巴方得到陣風的資料,因此卡塔爾派出陣風和巴空軍一起演習時,印度對法國有些不高興,而沒等印度緩過來,法國也奉上“三連擊”:決定對36架“陣風”戰機采購交易中的“腐敗、權貴和厚顏無恥的偏袒”進行司法調查。

目前印度的36架陣風合同是在2016年9月簽訂,合同總價值為78億歐元(約92億美元),單機的合同單價近2.5億美元,雖然其中包含流星空空導彈、大量的配套設備等,有消息指出,印度陣風的實際單價約為1.2億美元,,不過一看到這個超高的合同價格,即便是印度人自己也感覺到了很大的不滿。

這主要是因為此前在2011年時,印度曾經和法國有另一份協議,當時是104億美元得到126架陣風戰鬥機,合同的單機價格隻有8000萬美元左右,實際還要更低一些,在四代機中這算是相對合理的價格了,此時還沒有出現五代機“井噴”,理論上,陣風在亞洲地區的對手也不算多。

而且不止如此,當時印度和法國的協議中,隻有18架陣風是在法國生產的,其餘的108架都是在印度本土生產的,更令人心動的是,這其中還包括相關的技術轉讓,印度實際能夠在本土獲得這份大單中40%左右的工作量,與相當於60億美元左右的價值。

這兩點對於想要提振工業,尤其是航空工業的印度而言,是個非常有利的條件,這也是當時法國“陣風”在當時的競爭中,戰勝了台風等戰機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知什麼原因,這個“大單”最終沒有成型,印度放棄之後,在2016年與法國達成了現在的約92億美元36架陣風的合同,但是這其中沒有了技術轉讓等關鍵內容,這也是該合同備受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法國此次調查,就是針對過程中的腐敗問題。

當然,這也與陣風在演習中連續兩次成功鎖定F-22隱身戰鬥機有關,關於陣風空中纏鬥鎖定的F-22視頻是在2013年開始出現的,這一則消息也確實讓陣風名聲大振,不過其實那次演習發生於4年前的2009年,隻是時隔幾年之後視頻才被發出到網上而已。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80年印度航空工業,還得靠“買買買”

作為亞洲地區較早發展現代航空工業的國家,印度其實早在1940年就有了印度斯坦的前身,距今實際已經有80年左右的曆史了,不過實際實力確實難以恭維。

早在1956年,印度就買下“蚊”式戰鬥機的生產許可,HAL到1968年就造了200多架該機,1964年正式成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早在1961年就首飛了亞洲自研和量產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風神HF-24戰鬥機。

隨後在“蚊”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成為無敵(Ajeet)戰鬥機,1975年實現首飛,該機一直服役到上世紀90年代,至此,HAL對於印度空軍和海軍航空發展的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不過,此後的1983年,以蚊式和無敵為經驗進一步研發的LCA光輝輕型戰鬥機,則幾乎敗光了印度斯坦此前積攢的全部“人品”,直到2001年才首飛,等到2015年交付給印度空軍的時候,五代機已經成為主流,LCA除了研發時長特別長以外,對比其他戰機都沒有了任何優勢。

而最讓印度航空工業“出名”的,還是HAL組裝和大修的各種戰機,不是維修的質量如何,而是該廠一出手必定“摔飛機”,以至於期間有一段時間,印度空軍幹脆拒絕接收來自HAL的飛機。

這其中包括大修4架幻影-2000,此後全部墜毀,大修3架米格-29,也是此後全部墜毀,大修5架美洲豹,另有組裝3架,其中有6架墜毀,大修3架米格-27,另有組裝3架,其中有4架墜毀,這也隻是“摔飛機大王”HAL的“冰山一角”。

整體而言,印度航空斯坦是一個龐大的有一定實力的航空工業公司,但是其內部的工作效率、質量管理等水平實在有限,同時研發和創新也存在“眼高於手”的情況,這也是80年了,印度空軍的主要戰鬥機基本都要依靠“買買買”來搞定的原因,航空工業缺乏真正的實力和有效管理,整體也算是印度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