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又發現一處寶藏,能造5000枚原子彈,不怕美國封鎖

 鈾是製造原子彈的主要材料,大約60公斤高濃度鈾才能組裝一枚原子彈。因其在自然界中豐度很低,而且絕大部分是貧鈾材料鈾-238,能用於進行核裂變的鈾-235含量很低,僅占0.71%。因此,鈾材料成為阻礙製造原子彈生產的最大因素。國際原子能組織對鈾材料的開采、提煉、進口有嚴格規定,以防核武器擴散危害人類安全。

近年來,國際原子能組織通過監控鈾材料轉運、提煉,成功阻止了多起核擴散事件,將核風險掐滅在搖籃中。這也成為美國實施核壟斷的重要手段。受鈾材料的限製,許多擁核國家的核彈頭數量長期控製在較低水平,全球絕大多數核彈頭都集中在美國和俄羅斯手中。要想打破美國的核壟斷和核威懾,必須持有足夠數量的核彈頭,才能讓美國不敢貿然采用核打擊。

因此,鈾礦儲備情況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長期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貧鈾國”。根據聯合國地質委員會公布的已知常規天然鈾儲量,全球開采成本低於每公斤130美元的鈾礦僅459萬噸,而我國僅有11萬噸。製造一枚原子彈大約需要消耗10-20噸天然鈾,這些鈾礦即使全部用於製作原子彈,也僅能生產1萬多枚。另外,我國在過去已經消耗了一部分鈾礦,今後還要為建設核電站、戰略儲備留下一部分,每年僅用於核發電就要消耗大約1萬噸鈾礦,11萬噸鈾礦根本不夠用。

這種情況很快得到扭轉。不久前,我國在內蒙古地區發現一個世界級鈾礦床,保守估計儲量達5萬噸,至少可生產5000枚原子彈。如果用於核發電和其他科研用途,這處鈾礦可確保我國在5年內不會出現缺鈾風險。專家表示,發現鈾礦隻是第一步,由此帶動的油鉀兼探、油鈾兼探、煤鋁兼探等其他多礦種綜合勘查以及鈾礦成礦理論的發展更有意義,其價值超過了鈾礦本身。這一發現使得我國鈾礦儲備在質量上有大幅度提升,今後可能還會發現更多、更大的鈾礦,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鈾儲備大國。

現階段,國際核形勢非常緊張,美俄兩國儲備了超過全球90%以上的核彈頭,其他擁核國家也在根據形勢發展增加核彈頭數量。我國雖然堅持不稱霸、不進行核擴張原則,但迫使形勢變化,也應該儲備足夠多的鈾礦,以備不時之需,避免遭到美國的核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