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面積達1600平方公裏,氣候變化如何導致美國今年最嚴重林火?

記者 | 王品達

美國西北部俄勒岡州的森林大火“布勒格”(Bootleg Fire)已經持續燃燒超過兩周,燃燒麵積已達1600平方公裏。

“布勒格”大火於7月7日由閃電引起,並迅速擴大為美國今年規模最大的森林火災。截至目前,大火雖未造成人員死亡,但已有2名消防員受傷,67座民房和117座小型建築被毀。

美國政府出動了2300名消防員前去滅火,但目前大火仍在燃燒。新冠疫情使得滅火和救援工作變得更加困難,目前已有2名消防員新冠檢測呈陽性,導致與他們密切接觸的其他消防員不得不接受隔離,人手更加短缺。

驚人的火勢導致當地的氣象也為之改變,在13000米高空出現了火積雲,並出現了雷暴閃電。氣象專家警告稱,大火可能在當地帶來更為嚴重的氣象改變,甚至出現“火龍卷”。

森林大火的影響也波及了美國其他地區。大火所產生的煙霧橫跨整個北美大陸,飄到了數千公裏外的東海岸。7月20日,紐約市的空氣質量指數(AQI)為154,在全球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除俄勒岡州外,美國其他許多地方也發生了森林火災,今年已有超過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受災。美國目前正在燃燒的森林大火就多達80起,覆蓋了50個州中的13個。

為什麼森林大火越發頻繁?研究顯示,與洪水等極端天氣一樣,森林大火的頻發也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的關聯。

在“布勒格”大火發生前,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就遭到了熱浪襲擊。6月29日,加拿大卑詩省的小村莊利頓(Lytton)出現了49.6攝氏度的高溫,創加拿大曆史紀錄。第二天,一場森林大火就幾乎將利頓從地圖上抹去。極端高溫帶來的“熱穹頂現象”(heat dome)在美國和加拿大共導致數百人死亡。

森林大火擴張迅猛,也與熱浪及其帶來的幹旱有關。目前,俄勒岡州有超過一半的地區麵臨極端幹旱。而高溫和幹旱會殺死樹木,並產生大量的幹草和幹燥的針葉。這些可燃物堆積在森林的地麵上,是很好的燃料。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有著氣候變化的影響。科學家早已確認,全球變暖導致了熱浪、幹旱等極端天氣的更加頻繁。去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化,熱浪和幹旱一起發生的頻率大大增加,二者互相促進,形成惡性循環。實際上,熱浪和幹旱這兩種極端天氣以前很少一起出現。而二者的共同出現使得森林火災更容易發生。

除了統計意義上極端天氣的頻率增加之外,通過“快速歸因分析”(rapid attribution analysis),科學家也可以在極端天氣個案發生的當時或之後不久就對極端天氣事件進行歸因。

研究人員已經對本次美國西北部的熱浪天氣進行了快速歸因。7月7日,20餘名研究者發布了研究成果:如果沒有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本次熱浪就幾乎不可能發生。

研究還發現,氣候變化不僅增大了熱浪的發生概率,還強化了其嚴重程度。如果本次熱浪發生在一個沒有全球變暖的世界裏,它會變得溫和一些,最高氣溫比現實世界中要低2攝氏度。

“對於熱浪而言,氣候變化有著非常糟糕的影響。”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弗雷德裏克·奧托(Friederike Otto)說。

但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卻遠遠不足。《巴黎協定》的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製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爭取控製在1.5攝氏度以內。目前,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使平均氣溫上升了1攝氏度,可以允許的空間不多了。

人類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做出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問題是,即使人們最終能夠實現2攝氏度目標,在沒有成熟的碳捕獲和碳封存等技術的情況下,已經發生的全球變暖也無法逆轉。這意味著未來的熱浪、幹旱等極端天氣至少會像現在一樣頻繁,森林大火也會繼續頻發。

這就使得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尤為重要。就森林火災而言,人類至少有兩種行動可以減少森林火災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一是更加重視森林防火。本次俄勒岡州的“布勒格”大火雖是由閃電引起,但這種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災僅占美國森林火災總數的20%。另外80%都是由人類活動直接引起的,例如篝火、未熄滅的煙頭等。

二是采取“計劃燒除”(prescribed burning)等更加明智的森林管理政策。曆史上在美國西進運動之前,森林中有時會因閃電等自然因素產生火災,當地原住民有時也會有意地小規模放火。這些規模可控的火災使得森林中避免了積累大量樹枝、幹草等可燃物,從而避免了未來更大規模火災的發生。

但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國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采取了十分積極的滅火政策。森林不能自然燒除,導致森林越來越密,地上堆積的可燃物也越來越多。一旦森林大火發生,其規模和破壞力就十分驚人。

因此,更加明智的森林管理政策也可以減少森林大火帶來的損失。在“布勒格”大火附近的錫坎沼澤保護區(Sycan Marsh Reserve),研究人員十多年來一直在清除死亡樹枝,並進行小規模的計劃燒除。“布勒格”大火雖然也燒到了保護區,但據現場消防員報告,研究人員的保護措施可以減輕保護區的受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