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戰場的風雲變幻,世界各國都在加緊研發自身的制勝武器,高超聲速武器已經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殺手鐧」。
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俄羅斯絕對處於世界前列,不僅擁有空射版的「匕首」導彈,還有時速達到25馬赫的「先鋒」導彈,更有可以在海上發射的「鋯石」導彈。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完成海陸空三位一體全面升級。除了俄羅斯之外,美國也積極研發自己的高超聲速武器,其中空軍的AGM-183A「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即將開始測試,可以說進入了服役的倒計時。甚至印度也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有所動作,並且進行過一次測試,雖然只飛行了20秒。
為了不落後於世界潮流,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也開始積極研發高超聲武器。據《每日電訊報》的報道,英國國防部將在未來投入65億英鎊開發有前途的武器,其中高超聲武器是重點項目之一。在英國看來,成功研製一款高超聲速導彈可以保持其軍事優勢,並能夠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除此之外,英國人還認為如果可以成功的研製高超聲速導彈的話,還可以對這種武器性能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對其進行防禦。
雖然英國早已不復「日不落帝國」的輝煌,但是英國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方面其實也有一定的基礎,早在1982年時英國極具天賦的工程師艾倫·邦德,就開始了了先進航天運載系統的研究。他通過改進液化空氣循環發動機,結合渦輪發動機及火箭發動機特點,提出了一種新的發動機循環,也就是後來的HOTOL空天飛機及RB545發動機。雖然,英國在1988年停止撥款,導致了HOTOL計劃的夭折。但是,艾倫·邦德還是想盡辦法,在HOTOL計劃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佩刀」火箭發動機。這款吸氣式火箭發動機是一種革命性新型火箭發動機,能夠在短短15分鐘內將飛機送入地球同溫層。
除了自行研製之外,英國還積極與各國進行合作,研製高超聲速武器系統。比如,在2006年英國BAE系統公司就參加了一項大名鼎鼎的國際高超聲速飛行研究試驗計劃——「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試驗」計劃(Hypersonic International Flight Research Experimentation,簡稱HIFiRE)。之後,英國國防科學技術實驗室(DSTL)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正在通過一個名為「脫粒機」(Thresher)計劃對新武器概念進行廣泛的試驗。從名稱上看,這項計劃最初是高速、響應式高效戰術導彈(Tactical High-Speed,Respons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Round)的縮寫。
但是,無論是自行研製的發動機,還是進行國際合作的武器系統,目前還都在研製階段,並未有真正投入使用。所以,此次英國發展高超聲速武器,可以說是下定了決心。英國財政部將投入去年獲得的大量額外資金,用於保證研究工作的進行;軍事部門設立人工智慧戰略中心,以加快新設備和技術的引入;建立一個創新型的網路中心,作為技術集成的一部分,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分配給新研發的資金。另外,還準備利用人工智慧和數字化系統,加速新型高超聲速導彈的研製。
英國希望這款新型的高超聲速導彈,研製和服役的時間不應超過五年,而且將是飛行速度最快的導彈之一。只不過,英國人的美好暢想能否實現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