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空業展示雄心,緊跟世界先進技術,開發「忠誠僚機」項目

 在這次航展上,除了外國參展商,印度本國廠商也有不少新奇玩意,比如著名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本次航展上就聯合航空新貴「新時空探索技術公司」推出新概念的戰鬥空中集群系統(CATS),其中的重頭戲就是名為CATS WARRIOR(勇士)的隱身無人僚機模型,號稱是能和LCA光輝MK1A戰機協同作戰。

勇士無人機,上面是一架上半部分被削去的LCA「光輝」戰鬥機的模型,機翼下方掛著幾種CATS系統的無人機。勇士無人機則是獨立起飛的大型無人機。

勇士與LCA協同作戰,並且還有配套的小直徑精確制導彈藥和巡飛彈

印度媒體稱其最大起飛重量為1.3噸,使用兩台推力3.73千牛的PTA7E渦噴發動機作為動力,巡航速度號稱是可以達到0.7馬赫,最大航程則是800公里(這航程夠幹嘛的,折算作戰半徑也就350公里,但是如果真是配合光輝MK1A……考慮到光輝本身的航程似乎也沒問題?)。在機體設計上,勇士充分地考慮了隱身作戰需求,機體大致成三菱錐型,發動機進氣口位於機背,垂尾大角度傾斜,頂部切尖,這些都有助於降低飛機的雷達反射信號。

但明眼人一看這就是直接照抄美國人的XQ-58「瓦爾基里」無人僚機,一點都沒變。

當然筆者不否認XQ-58這個設計確實不錯,要做無人僚機至少外形照抄即可

武器方面,「勇士」側面有兩個武器艙,可以內置250公斤彈藥。航展上展出的是前段時間剛完成測試的印度自研125公斤級SAAW智能滑翔制導炸彈。雖然沒有展出掛載空空導彈,但是印度媒體號稱其是可以空戰。如果單純說「A射B導」的話,技術上倒也可以實現,獨立執行對空任務目前來看可能性不大。

彈倉裡面是125公斤級SAAW智能滑翔制導炸彈,旁邊這個是CATS-ALFA巡飛彈

在作戰感測器方面,勇士的機頭配備了雷達,這主要是為其對空探測和空戰性能服務的。而該機最關鍵的能力則是可以通過數據鏈與有人戰鬥機協同作戰,它能夠直接接受有人機的指揮和控制,並給有人機充當掩護和偵察節點。

無人僚機各個主要國家都在研究,視為五代機和未來的六代機作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無人僚機可以作為五代機的「獵犬」和「武器庫」,執行前出偵察任務,在有人機的引導下發射導彈或投擲炸彈對空地進行打擊,以彌補各國五代機因為需要內置彈艙而相對不足的載彈量。中美俄都有類似計劃,法德計劃中的六代機也包含無人僚機。

無人僚機比較典型的戰法是五代機自己不開雷達,而通過無人僚機的雷達來探測目標或者吸引目標暴露,然後五代機依據無人僚機提供的信息發起攻擊,從而達到隱藏自己打擊敵人的目的。這種情況下哪怕敵方反擊也只會擊毀無人僚機,而無人僚機本身定位就是可消耗品,損失根本無所謂。

圖為蘇-57與「獵人」無人僚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1年1月12日報道,俄羅斯軍事專家、《祖國武庫》雜誌主編維克托·穆拉霍夫斯基表示,俄羅斯新型S-70「獵人」重型無人攻擊機將成為蘇-57的「忠誠僚機」,該無人機能夠攜帶和使用包括高精度導彈在內的五代機使用的所有武器。

美國測試中的無人僚機不止一個型號,最著名的是XQ-58「瓦爾基里」,也就是印度「勇士」無人機的「原型」。

美軍對「女武神」的定位也很簡單:在危險級別不高的情況下,充當F-22和F-35戰鬥機的「浮動武器掛架」,當F-22和F-35戰鬥機可以用自己寶貴的內置彈倉攜帶空空導彈,對地攻擊武器則由「女武神」無人僚機來攜帶。

如果危險程度比較高,不方便讓有人駕駛的隱身戰鬥機進入戰區對地攻擊,則由「女武神」無人僚機單獨發起攻擊,必要時刻可以採取自殺式攻擊完成任務。

而中國么……目前一般認為「暗劍」無人機會是未來殲-20的無人僚機選型之一,而殲-20之所以推出雙座型,就是為了使用無人僚機,后座操作員是專門操作無人機的,不然一個人操作壓力太大。

殲-20首飛十周年宣傳片里的雙座殲-20,雙座確實會對飛行性能和隱身性有影響,但是為了操作無人僚機也是可以接受的。

中美俄這都還處在試驗階段,印度你就說你搞出來了,然後還說配合的不是五代機而是「光輝」Mk1A?「光輝」的航電系統帶得動嗎?計算機處理得過來嗎?機載系統的供電夠用嗎?「光輝」本身不是隱身飛機,你用隱身的無人僚機有什麼用?印度連三代機都沒整利索,就要使用四代機的隱身設計、塗料和航電技術來製造隱身無人機?

印度倒是展示過隱身機的風洞模型,但也只是風洞模型,這可能也是為何印度選擇直接照抄XQ-58的氣動布局,自己沒吹出來。

首先,在無人機方面,印度國防工業到目前為止沒有向印度軍方提供任何一款查打一體無人機,印度現在最好的無人機是從美國購買的MQ-9B「捕食者」無人機,但是由於美國相關法律的限制,出口的是無攻擊力的偵察型號。

MQ-9B「海洋守護者」無人機

其他就是以色列的「蒼鷺」偵察無人機,也不具備攻擊能力。反倒是巴基斯坦從友好國家購買了一批察打無人機。

降落中的印度「蒼鷺」無人機,翼下有電子偵察吊艙

根據開源的進出口記錄,某個友好國家向巴基斯坦軍隊交付了5架CH-4無人機。

另外,印度也沒有解決無人機集群作戰的問題,2021年1月15日舉行的印度陸軍日(建軍節) 慶祝活動上,印度陸軍面對印度媒體進行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集群」無人機攻擊目標表演。但是很快網友們就從印度媒體發布的視頻中發現表演造假,「彈丸」根本沒有接觸到目標,目標就爆炸了。

然後印度如何在沒有隱身戰鬥機的情況下解決隱型戰鬥機之間、隱形戰鬥機和無人僚機之間、隱型戰鬥機和地面之間的通訊和數據鏈問題?這個問題筆者看資料提過,但是都沒說中美俄怎麼解決,這也是困擾各國無人僚機發展的一個難題。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就要研發隱身的,具有對空對地能力,並且還具備蜂群能力的無人僚機?反正筆者是不信。倒是中美俄這方面值得關注,畢竟這三家不但真有技術實力,而且是真有東西。連英法都比印度人靠譜,畢竟這兩架航空工業還是頗有兩把刷子的,主要問題不是技術而是心不齊。

英軍無人戰鬥機(右)和F-35隱身戰鬥機編隊作戰的電腦想像圖。英法德的六代機和無人僚機非常複雜,這裡涉及到英國脫歐,歐洲內部站隊等等問題。目前來看是法德西一起研發「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以法國空客公司為主要研發方。而英國和義大利則一起研發「風暴」(Tempest),以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為主要研發方。

圖為空中空車公司研製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Future Combat Air System)項目宣傳海報。

圖為英國和義大利合作的六代機「暴風」(Tempest)項目,兩個都有無人僚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