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飛機能連續3個月不落地,中國為啥不造?專家:沒意義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各種能源都是有限的,總會有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人類也一直在不斷搜尋新的可以利用的能源,在發現核能有著極為龐大的利用價值之後,人類就開始對它下手,將其運用到了各個方面,不僅是在軍事領域上研究出了核武器,還在之後不斷進行的研究過程中對核能加以優化,核能在民生生活中也得到了了廣泛發運用。

不過核能最突出的貢獻還是在軍事方面吧,說到這兒,軍迷朋友們肯定都知道美國的11艘核動力航母,這些航母是美海軍稱霸世界的重要支撐,在對其進行了足夠的燃料補充之後,它就有了長時間的動力來源,核動力航母在未來的十年裡面都不用再進行燃料的補充,因此它能夠去到全球的任何一個地方,支持美國的軍事活動。講到這兒,是不是有朋友很好奇,在陸地上我們研究出了強大的原子彈,海面上有長時間可以運轉的核動力航母,那麼在天空中,為什麼沒有出現過核動力飛機呢?

其實我們的這個想法,很多軍事大國早在幾十年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美國在實現了原子彈的夢想,認識到了核能例的強大之後,便開始對核能力有了一種近乎痴迷的狂熱,他們挖掘了核能在各個方面的運用,想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其使用價值,對於由核動力支撐運行的軍用飛機,美國也曾經有過想法和研製計劃,當時的專家提出,在核動力之下運行的飛機,能夠保持長時間的不間斷飛行,甚至能夠三個月不落地。

這種逆天的飛機一旦真的被研究出來,必定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那麼為什麼中國沒有把研製核動力飛機的計劃提上日程呢?其實不去碰這個領域才是最聰明的做法。核動力飛機能夠維持三個月飛行不落地的這個說法是真的,但是在美國進行了漫長的試驗之後,他們發現,核能源的輻射問題是沒有辦法通過人為手段去避免了,因此最終美國放棄了這個計劃。雖然計劃是中途夭折了,但是美國的這種舉動讓當時的競爭對手蘇聯有了強烈的危機感,在冷戰局勢之下,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十分緊張,美國的嘗試對蘇聯來說是嚴重的威脅,如果美國的計劃成功了,那麼蘇聯在面對美國的時候就會處於被動之中。

當時,蘇聯的科學家對於核動力飛機的定義是,這種飛機能夠實現戰略轟炸機的核打擊能力,如果核動力飛機面世的話,那麼蘇聯的軍事實力將會有質的飛躍,在面對美國的時候也會更加有底氣,於是蘇聯緊跟美國之後開始了核動力飛機的研究計劃。但是同樣的,核輻射問題作為研製道路上一道跨不過去的障礙,把蘇聯的這個計劃也扼殺在搖籃里了。在世界範圍內,美蘇兩國的軍事水平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它們的接連失敗也像世界宣布,核動力飛機的研製計劃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更多尖端武器開始出現,美蘇兩國也放棄了繼續研製核動力飛機,並且研製計劃的失敗帶來的高額金錢損失,也讓美蘇兩個認清了現實,核動力飛機的研製必須要等到科技再創新高的時候,這件事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的話,還是一座不可能攻克的堡壘,並且研製計劃本來就帶著很多不確定的危險性,充滿了不穩定因素,不如暫時擱置,以後再做打算。

有了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活生生的例子,中國也不可能再去碰壁,而且核動力飛機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是不可或缺的,並且軍事專家說,在人類科技達到能夠解決核輻射問題的高度之前,任何不切實際的嘗試都只會以失敗告終,嘗試也沒有意義。所以直到現在,中國還是沒有制定過研製核動力飛機的計劃,也沒有對其進行過嘗試,其實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