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中美關係,拜登面臨三個挑戰,專家稱:關鍵是「中國不信邪」

 拜登上台,白宮易主,隨著美國的衰弱,國際局勢未來必定會發生新一輪變化,美國領導世界的格局也將不再!未來拜登在任的四年,如何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對於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在處理當前冰冷的中美關係時,尤其關鍵。

據觀察者網1月24日報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認為,拜登執政後,中美關係何去何從,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具體講,拜登如果想調整中美關係,將面臨3個挑戰:一是國內不團結,二是盟友不聽話,三是中國不信邪!而這三個挑戰中,又以「中國不信邪」最為關鍵。

所以綜合來看,拜登想要掌控中美關係並不容易。我們不妨從張維為教授提出的三個觀點出發,以目前國際形勢為背景,來分析一下。

首先,國內不團結在當前的美國表現得極為明顯,從去年持續到今年1月20日拜登正式上任的美國大選,雖然拜登獲得了這場博弈的最終勝利,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美國就發生了多起暴亂,尤其是1月6日的美國國會騷亂,更是讓一直打著「世界民主選舉典範」的美國,成為了國際笑話!雖然最後特朗普為平息眾怒表示將和平移交權力,但無論是兩黨之爭還是特朗普與拜登狂熱粉絲的分歧,都讓美國有分裂的可能。

其次,盟友不聽話在當前也是拜登要面臨的挑戰之一,這個不聽話在歐洲表現得尤為突出。

特朗普當政四年,對外強推「美國優先」政策,還強迫盟友們多交「保衛費」,逼迫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二選一,這樣的行為使得不少美國盟友感到不適。其中,歐洲各國更是對特朗普政府產生不滿,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堅持制裁伊朗被拒,到美國退群世衛組織和《巴黎協定》被批,這群支持美國的歐洲國家,已經慢慢站到了美國的對立面。

最後,說說最為關鍵的「中國不信邪」。特朗普上任之後,將原來奧巴馬針對俄羅斯的方針轉向了中國,圍追堵截的貿易戰紛紛襲來,並且在南海地區頻繁聯合日印澳刷存在感。但萬萬沒想到,在中美博弈的這場競爭中,最後卻是美國落入了下風。經濟上,中國將貿易差距擴大到3150億美元;外交上,大多數國家對在中美間二選一不感興趣,即便有美國逼迫,也不想中斷與中方合作。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上,位居世界醫療水平前列的美國,竟然淪落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反觀中國,戰勝疫情後成為世界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並擔負起拯救世界經濟迴流的重任。相比之下,美國充當的卻是全球疫情結束的絆腳石,經濟迴流的攔路虎。也正是因為美國在近兩年的表現,讓國際組織不得不承認中國在國際中佔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而美國卻在走下坡路。

這對於剛剛上任的拜登來說,每一項都是巨大的挑戰,國內政務難以解決,與中國的關係更是難以緩解。畢竟拜登上台前就曾表示,未來中國將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且還要將美國在中東的戰略目標轉移到印太地區,明顯就是為了打擊中國越來越強的存在感。這樣的行為,對中美關係的發展無疑是巨大的阻礙,拜登如何帶領美國走一條正確的路,是其該考慮的問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