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隱形戰鬥機:研發設計製造裝備成本高,不可能大規模列裝

 據悉,成飛已經上了第4條殲-20隱形戰鬥機脈動生產線,一旦4條脈動生產線開足馬力,以每條脈動生產線平均每月1架的產量,那麼對於殲-20來說,每年的產量就有可能達到48架,其數量相當於軍改前,整整兩個航空飛行團的規模了。

因此,對於美標第4代高性能隱形戰鬥機來說,殲-20的這個生產速度,其實,已經是不算太慢了,最起碼能居於中遊以上速度了。

想想位於俄羅斯聯邦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生產聯合體,現在,生產同樣的隱形戰鬥機蘇-57,年產量大概也就隻有12架的規模。

即便成飛的第4條脈動生產線開啟,估計年產量也不會達到48架,畢竟殲-20的價格非常高昂,屬於那種裝備數量有限,但卻能提升整個空軍作戰能力的戰鬥機。

對於我空軍來說,殲-10C/D、殲-11係列、殲-16等第3代非隱形的高性能戰鬥機,仍然是空軍戰鬥機的絕對主力機種,特別是殲-10C、殲-16這兩架戰鬥機的量產明顯加速,空軍對這兩型戰鬥機的性能非常滿意,與殲-20形成高低搭檔的態勢,被譽為我空軍的“空中三劍客”。

殲-20,是成飛航空人的傑作,在2018年春節前夕服役我空軍,讓空軍正式成為全球隱形戰鬥機俱樂部的一員,此時,俄羅斯的蘇-57隱形戰鬥機仍然未正式服役,殲-20成了繼美製F-22、F-35以後,全球第3架成軍的具備“4S”標準的隱形戰鬥機。

不但空軍就是軍事愛好者,對於殲-20的服役,也有精神振奮、揚眉吐氣的感覺,是中國航空人的驕傲,國外某些人2020年之前中國人不可能擁有隱形戰鬥機的預言落空了。

目前,繼殲-20前期裝備軍改以後的東部戰區某航空旅以後,北部戰區某航空旅也裝備了殲-20,據此,軍迷揣測已經有將近60架殲-20裝備了我空軍戰鬥航空兵旅。

在此基礎上,我空軍殲-20的裝備數量突破100架大關,可謂指日可待,但隨即殲-20的裝備速度將有條不紊地推進,不可能像殲-7那般有上千架規模的列裝。

殲-20盡管是架高性能隱形戰鬥機,但其價格卻是“吞金巨獸”,其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裝備成本將居高不下,雖然量產多可以降低成本,但對於上億美元單價的殲-20來說,價格將仍然偏高,是製約其產量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參考F-22隱形戰鬥機成本居高不下,在生產187架以後,幹脆就關閉了生產線,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廉的F-35隱形戰鬥機;或許殲-20在達到二、三百架規模以後,會不會出現另外一架成本相對殲-20較低的殲-某型隱形戰鬥機,這個可能性還真的不能被排除。

再則,生產殲-20的成飛,早就已經開啟了第6代戰鬥機的研發,據此判斷殲-20的生產相對不會很高,將全力衝刺智能化的第6代機,將是成飛航空人的重點目標。

因此,沈飛已經取得出口編號的FC-31“鶻鷹”隱形戰鬥機,非常有可能在改出3.0版本以後,被軍方看中成為“海四型”艦載機的同時,或許也能改出空軍版本,讓空軍也同時擁有殲-20、殲-35(此命名可能性比較大)兩種隱形戰鬥機,如同美空軍擁有F-22、F-35隱形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