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要登月?外媒:未來的20年,將是令中國人興奮的20年

 登月對於當下的科技來說並不是太大的難題,起碼對於大國來說已經很「普遍」,那為什麼中國還要花費大價錢進行登月工程?在嫦娥5號成功返回之後,這一問題就成為各國的熱議話題。其中有幾個觀點比較「靠譜」,小鐵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看看能否洞察到「高層大亨」們的意圖。

第一種說法:登月是一個國家發展太空力量的關鍵,月球是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航天國家的一處落腳點或基地。月球本身就是一個「能源基地」,想要不斷地開發和利用月球資源,必然要登上月球。當下採集月壤就是一項重要的準備工作,為之後中國建立月球基地打基礎。第二種說法就是中國在對外展示太空力量。為了確保嫦娥五號能夠成功,中國的科學家前前後後耗時5年,但結果也是不負眾望。讓全球都看到了中國的太空科技,成為當下這個時代的榜樣。

第三種說法就是展示中國在太空領域的成績,吸引更多的國際合作,加強國際地位以及太空競爭力。外媒對於「中國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並宣稱在之後的20年將是令中國人興奮的20年,如果能夠完成既定的目標,那麼將領跑全球。當前中方的主要規划進程:2021年登陸火星,2022年左右建成永久性空間站,2024年進行月球南極採樣返回任務,2025年進行低軌道空間太陽能系統驗證,2028年進行火星採樣返回任務,2030年前計劃開展月球北極和南極考察,同年前後發射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2035年,中國將測試月球上3D列印等關鍵技術,為建立月球基地奠定基礎。中國計劃在2036年前實現載人登月,在2040年前建成核動力太空梭(這是資料,並非小鐵瞎編亂寫)。

按照這份「行程表」,如果在未來20年能夠逐一落實,那麼中國人確實應該狂歡。2040年完成核動力太空梭,屆時中國將徹底成為航天大國,火星、月球探索完成之後,將前往更遙遠的星空。關鍵問題在於,這一天「我們能等到」,相比於百年計劃而言,20年確實很快。不過按照中國言出必行的做事風格,不管是太空計劃,還是抗疫任務都能出色得已如期完成,小鐵認為外媒這波沒有捧殺,是真的被中國的「王霸之氣」所折服。

編輯:小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