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周邊動蕩的局勢,俄羅斯是怎麼做的?

 納卡地區硝煙難散,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政局動蕩仍未平息……一段時間以來的俄羅斯周邊頗不平靜。在不久前舉行的第17屆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全體會議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後蘇聯空間政策是俄外交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俄高度關注近期本區域內相關國家出現的動蕩局勢,並希望有關問題能得到妥善解決。

後蘇聯空間主要指作為俄羅斯近鄰的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是俄地緣政治的優先考慮方向。所謂「近鄰」,更多的是文化與政治含義,而非純粹的地理概念,俄羅斯以此突出這些國家對俄的特殊意義,有別於其他鄰國。綜觀近年來的俄羅斯近鄰政策,我們會發現怎樣的特點呢?

2015年12月21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準備出席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峰會

四大戰略意義

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後,15個原加盟共和國獨立,其中波羅的海三國於2004年正式成為北約與歐盟成員國,被納入西方勢力範圍,其餘12個國家組建了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但由於後來的俄格衝突與烏克蘭危機,喬治亞與烏克蘭陸續退出了獨聯體。

近鄰國家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人文、歷史、政治、經濟等聯繫,對俄羅斯而言戰略意義非凡。

首先,與近鄰國家關係的好壞決定著俄羅斯能否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空間不僅被大大壓縮,還出現了許多新鄰國。在俄羅斯14個陸地鄰國中,有8個是近鄰國家,這些國家的局勢及其與俄羅斯的關係,對俄羅斯周邊是否安全穩定有重大影響。同時,近鄰國家也是俄羅斯與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戰略緩衝區。

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惡化了俄羅斯西北部的戰略環境,因此俄羅斯堅決反對烏克蘭、喬治亞等國加入北約。南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與動蕩的中東之間的緩衝帶,中亞地區則是俄羅斯與阿富汗之間的安全屏障。

第二,這一地區是俄羅斯大國崛起的戰略依託。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又加劇了國際格局的演變,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俄羅斯力求成為多極世界中的「獨立力量中心」。而任何世界性的大國,必須要擁有一定的地緣戰略空間,原蘇聯地區各國與俄羅斯在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有著密切聯繫,自然成為俄羅斯大國地位的重要依託。

第三,這一地區也是俄羅斯重振經濟的重要基礎。近鄰國家與俄羅斯經濟聯繫緊密,是俄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產品銷售市場和原料來源地。如俄羅斯一些工業產品和科技產品在全球其他市場缺乏競爭力,但在近鄰國家仍具有一定競爭優勢。在2019年的俄羅斯出口結構中,機械產品所佔比例僅為4%,但在對近鄰國家的出口中佔比高達16%,近鄰國家成為俄汽車、科技產品、手機軟體的主要出口市場。

第四,保障俄羅斯族(俄族)人的利益,拓展俄文化軟實力。蘇聯解體後,大量俄族人居住在近鄰國家,雖然有大批人返回了俄羅斯,但目前仍有1200萬~1500萬居住在近鄰國家,俄與這些國家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俄族人在當地的境遇。

據外媒報道,俄族人占拉脫維亞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占愛沙尼亞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大量俄族人沒有國籍,在語言、宗教、社會等方面受到歧視,俄族人問題成為俄與波羅的海國家關係中的一個難題。

原蘇聯地區也是俄語大量使用的地區,是俄羅斯拓展軟實力影響的主要區域。哈薩克有90%以上的人懂俄語,俄語至今仍是吉爾吉斯斯坦的官方語言和大多數近鄰國家的族際交流語言。在原蘇聯地區,仍有大量民眾喜歡俄羅斯文化,收看俄羅斯的電視節目,使用俄羅斯的社交媒體和網站,處於俄羅斯的信息空間之內。

三個演變階段

正因為原蘇聯地區對俄羅斯有著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俄羅斯高度重視對近鄰國家的外交,將其置於外交政策的最優先方向。當然,俄羅斯的近鄰外交也根據全球及歐亞地區地緣形勢的變化,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蘇聯剛剛解體後。在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經歷了一個動蕩期,自身實力嚴重衰落,對獨聯體國家的輸血能力下降,將其視為負擔,因此並不重視發展與獨聯體國家的關係,有人稱獨聯體成為了各國「文明離婚」的機制,而非一體化機制。

第二個時期是從普京執政到烏克蘭危機爆發。普京上台後,勵精圖治,扭轉了俄羅斯持續衰落的局勢,俄實力有所恢復,重新追求大國地位,加大對近鄰地區的整合力度,建立了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加快關稅同盟建設,在普京的倡議下建立了歐亞經濟聯盟。

在這一時期,俄羅斯與西方在獨聯體地區的地緣博弈不斷加劇,西方在該地區策動了一系列「顏色革命」,推動北約與歐盟的雙東擴,擠壓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俄羅斯努力維護在本地區的利益,雙方矛盾不斷激化,直至俄格戰爭和烏克蘭危機爆發。

第三個時期是從烏克蘭危機至今。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俄近鄰國家明顯分化,喬治亞、烏克蘭退出了獨聯體。俄羅斯開始逐步將政策重點放到歐亞經濟聯盟與集安組織方面,以促進雙邊關係和深化這兩個組織為抓手,推動獨聯體地區的一體化進程和加強本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於2016年年底出台的《俄羅斯外交政策構想》指出,「發展與獨聯體國家的雙邊與多邊合作,推動獨聯體內的有俄參與一體化進程,是俄羅斯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文件還強調,「推動歐亞經濟聯盟的一體化進程十分重要,該聯盟將在歐洲與歐亞地區的一體化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俄羅斯還認為集安組織是歐亞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保障機制。俄羅斯支持集安組織發揮更有效的作用,成為有影響的多功能國際組織,以應對地區安全的新威脅、新挑戰。

2014 年7月30日,集安組織成員國士兵參加聯合維和軍演第二階段演習

多措並舉穩大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全球經濟和各國的發展與穩定都產生了影響。在大疫情與大變局衝擊下,歐亞地區的一些國家出現動蕩,在俄羅斯周邊地區形成了一條不穩定弧,已然影響到這一地區的安全。俄羅斯多措並舉,積極斡旋,為維護地區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插手歐亞各國內政。

俄一貫主張一國有權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反對外部勢力插手白俄羅斯內政。白俄羅斯出現政治危機後,普京多次與該國總統盧卡申科通話與會晤,強調白俄羅斯的事務應由白俄羅斯人民來解決。俄羅斯認為盧卡申科是白俄羅斯的合法總統,支持盧卡申科為穩定形勢所採取的措施,同時俄也認為白俄羅斯計划進行的憲法改革十分重要,有助於緩和形勢。

俄羅斯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吉爾吉斯斯坦內政,希望吉爾吉斯斯坦能儘快恢復憲法秩序,並幫助其穩定國內形勢。

二是保持中立,積極調停納卡衝突。

9月底以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因納卡歸屬問題爆發空前激烈的衝突,目前已導致5000多人死亡、上萬人受傷。俄羅斯高度關切,普京多次與亞、阿領導人通話,勸和促談。

亞美尼亞是集安組織成員國,是俄羅斯盟友,俄在亞美尼亞駐有軍事基地。同時,俄羅斯與亞塞拜然也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因此,俄在新一輪納卡衝突中儘可能保持中立立場,全力推動雙方儘快達成全面停火協議,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並進而影響到俄南部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三是幫助歐亞各國抗擊疫情。

當前不少美歐國家出現了第二波疫情,歐亞各國的防疫形勢也十分嚴峻,俄羅斯的感染人數又創新高,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的疫情也比較嚴重。俄羅斯於8月中旬註冊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衛星-V」,10月底又宣布開始生產第二種疫苗。

俄高層多次表示,俄將向近鄰國家優先提供疫苗,「衛星-V」疫苗已經在白俄羅斯開始試驗。俄羅斯計劃於今年年底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在儘可能滿足俄國內需求的基礎上,向一些近鄰國家提供疫苗。

疫情加速全球大變局的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俄羅斯積極應對疫情和近鄰地區地緣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總體形勢保持了穩定。在大變局下,俄將穩中求進推動外交政策,不斷提升俄大國地位,努力成為多極世界中的獨立一極。(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