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互動中的技術與隱私為何愈發激烈?如何面對數據化的趨勢?

 「二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加密技術—直是大國軍方的機密項目。比如美國國防部就不希望自己的研究被他人知曉和使用,也不希望普通人和商業公司研究這一技術。換句話說,他們知道信息傳輸和儲存會越來越普及,卻不希望它過於「安全」。

當時的矽谷技術精英身上往往帶有烏托邦色彩,想用技術實現平等、民主等目標。他們通過訴訟、建立標準,還有更重要的自身的研究能力使得加密技術得以在民用服務中普及。而隨著所有的要害行業都逐漸網路化、數據化,密碼學和加密技術正在變成當代顯學。

技術與隱私的雙向互動,在這個時代變得更加激烈了。

數據被譽為當代石油。這是一個已經被濫用卻未必那麼恰當的比喻,至少石油是越挖越少的,而數據恰恰相反。不過有一點倒是恰當的,數據和石油一樣,發生大規模泄露的後果都是災難性的。

如今,個人信息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失控。這本該是個極其專業的問題,是一個需要加密工作者、數據科學家、法學專家、用戶們坐下來共同討論,尋找最優解的課題,但它正在變成政治的武器,對個人信息數據的監管成了伸出去攪動他國事務的長臂,或是與其他地區隔絕的圍欄。人們在沒有搞清楚怎麼解決之前,就急著把對手視作惡龍。

「最糟糕的情況,是進入有法無天的困境,變成徹底的叢林法則,有技術、有實力就能壓倒一切,這對普通民眾肯定不是好事。」王錫鋅說。就像工業社會對自然資源的攫取一樣,大型組織對於數據的攫取如果過度,也會產生反彈和不可預料的風險。

人類社會越來越數據化,這幾乎是不可逆的趨勢。同時,圍繞個人信息的交鋒和討論,也能最清晰地勾畫出一個社會的道德共識、權力結構和商業機制。

諸如《攻殼機動隊》這樣的賽博朋克作品,已經在討論完全信息化的未來世界裡,個體的獨立人格究竟是什麼以及是否還存在的問題。同樣,與人格緊密相關的隱私,也必然會被扭曲、重構。這很有可能是身處21世紀的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阿西莫夫所著《基地邊緣》的結尾,裴洛拉特選擇留在一個名叫蓋婭的星球。在那裡,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之間共享一個意識,個體和整體不再分離,隱私徹底不存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