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四國集團馬拉巴爾軍演,掩飾不住想打造亞洲北約

 悉尼大學專家薩爾瓦多·巴博內斯教授認為,美日印澳四國集團高調舉行2020馬拉巴爾軍演,實際上是想打造亞洲版北約。

上周,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這四個印度太平洋四國完成了在印度洋的一係列聯合海軍演習。馬拉巴爾演習始於孟加拉灣,進行例行的海空演習,涉及驅逐艦,護衛艦和直升機。

第二階段在阿拉伯海的馬拉巴爾海岸附近舉行,帶來了大型船隻:印度航空母艦I維克拉瑪迪亞號和超級航空母艦尼米茲。這對美國來說是難得的機會F-18在美國的指導下與印度俄羅斯製造的MiG-29K一起訓練,還有E-2鷹眼偵察機。

“四方”本身(一種鬆散的關係,更正式地稱為“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同盟”)和將其四名成員聯係在一起的馬拉巴爾演習都被吹捧(並駁回)為“亞洲北約”。 四國集團可能演變成成熟的軍事同盟的某些動力來自美國。

實際上,今天的北約主要是一個標準的軍事同盟。它自己的網站列出了其第一個目的是政治目的(“北約促進民主價值觀”),僅其第二個目的是軍事目的(“北約致力於和平解決爭端”)。

北約是一個軍事組織,而四國集團則是跨國作戰集團的前線部署。截至2017年,東歐有四個營級規模的北約編隊,總共隻有4,500名士兵。這比單個美國的超級航母人員還小。有人暗示印度希望或需要一個跨國四方聯盟來加強其地位,這是可笑的。

印度確實需要(和想要)的是與美國及其盟國進行更多的海上訓練合作。除了今年與三個國家合作夥伴進行的馬拉巴爾演習外,印度還與日本和美國定期進行雙邊演習。印度還與法國定期舉行年度演習,並已開始與歐盟進行海軍合作談判。印度已經從美國購買了波音P-8I海上偵察機,並從法國購買了達索陣風飛機,它必須學習如何使它們與現有的俄羅斯戰機和防空導彈一起協同作戰。所有這些都需要練習。

四國集團也可能會通過創建一種永久性的馬拉巴爾軍演來發展更深層次的海軍合作。永久需要在印度洋和東南亞水域進行搜救,反海盜和海上安全巡邏。即將離任的美國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實際上建議重啟美國一支艦隊將駐紮在該地區。但特朗普的350艦海軍計劃不太可能被總統當選人拜登的讚同,還有,需要這樣的艦隊,但是可用的船隻幾乎沒。

海軍戰略家詹姆斯·範內爾提出了一個挑釁性的選擇:四國集團及其潛在合作夥伴可以建立一支輪流運作的常設多國海軍。與北約相反,這支部隊的各個單位不會合並。每個國家都負責自己的船隻。但是他們將共同努力執行共同的海上安全任務,並在此過程中獲得寶貴的互操作性經驗。

最初較為溫和的亞洲北約可能從不到10億美元的預算開始。

如果拜登同意建立亞洲北約組織,實際上花費多少億美元?美國專家說,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北約本身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組織。它的常設總部雇用大約500名軍事人員和1000名文職人員。總共有6,000人在“不同機構以及戰略和區域司令部”工作。北約的年度軍事和財政預算總計不到22億美元。

最初較為溫和的亞洲北約組織可能始於不到10億美元的預算,設在日本或澳大利亞的小型秘書處以及純輪流派遣的僅海軍部隊。當然,如果想要搞對抗的話,那就要加大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