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到處是荒原和沙漠,為何印巴拚死爭奪,互不相讓?

 自 1947 年 以來, 克什米爾爭端就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關係中的核心問題,其影響已經超出了南亞,對全球的安全都產生潛在的威脅。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歧在於,巴基斯坦認為克什米爾問題是印巴分治未完成的議程,應該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明確支持克什米爾自決權;印度認為克什米爾是印度領土的一部分,是巴基斯坦占領了印度的領土。

克什米爾問題,核心是印巴兩國的宗教矛盾。這種矛盾既有其曆史根源,也與印巴兩國的內部政治狀況有關。

英國殖民者在撤離南亞次大陸前,將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克什米爾賣給印度,造成以宗教為基礎分治印巴的結果。

多年來,印度與巴基斯坦為爭奪克什米爾,不惜耗費巨額軍費開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開軍備競賽。自從上世紀 90年代以來,印度從俄羅斯、美國、以色列以及歐洲國家進口了大量先進武器,保持著對巴基斯坦的絕對軍事優勢。兩國還在核技術方麵展開競賽,先後進行了多次核試驗。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駐紮了近 40 萬軍隊,每年印軍費開支高達22億美元;而巴基斯坦軍費開支的 1 /3也被用於克什米爾地區,使克什米爾問題呈現更加錯綜複雜的局麵。

分治前的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地處中亞、南亞、西亞和東亞的結合部,總麵積約18萬平方公裏,被稱為“亞洲的心髒”,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人口中,穆斯林約占77%,印度教徒約占20%,其餘為錫克教徒、佛教徒等等。

1846年,英國殖民者為了便於統治,把英屬印度的克什米爾的統治權賣給了查謨土邦的王公、印度教徒辛格,以換取其出兵援助英國在克什米爾周邊地區的軍事行動。從此,信仰伊斯蘭教為主的克什米爾被置於以信仰印度教為主的查謨大君的統治之下,播下了戰爭的種子。

英國殖民者最怕的是什麼?是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聯合起來,將他們趕出這塊土地。所以,英國人極力挑撥離間克什米爾的教派矛盾,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他們籠絡、承認土邦王公政權,把土邦當作它殖民統治的支柱和抵擋印度獨立運動的防波堤;並利用政黨之間的矛盾,把群眾鬥爭的矛頭引到教派鬥爭上,去坐收漁人之利。

1947 年,英國殖民者通過了《蒙巴頓方案》及《印度獨立法》,將英屬印度分為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自治領地和以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自治領地,讓克什米爾等多個土邦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自治領地,或成為獨立國家。由於當時統治克什米爾的克什米爾大君是印度教徒,因此克什米爾表示願意加入印度;但當時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人口占將近八成,, 因而巴基斯坦拒絕接受克什米爾加入印度,要求由克什米爾人民公決其未來。這也導致了兩國家間的第一場戰爭。戰後,印度控製了克什米爾五分之三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餘則由巴基斯坦控製。

戰爭導火索的蒙巴頓方案

1909年,英國為了穩固在印度的地位,頒布了一個 新的法案———《莫萊-明托改革法案》,在法律上確認了“分別選舉”的原則。

《莫萊-明托改革法案》是別有用心的。“分別選舉”是按信仰和階級來區分,意味著克什米爾彼此敵對的政治陣營的形成,進一步刺激了各種教派勢力進行爭權奪利的鬥爭,鼓勵了教派組織和教派政黨的建立,對印度社會的教派鬥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戰以後,克什米爾地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鬥爭,英國政府一方麵開始著手製定撤離政策,另一方麵繼續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製造教派矛盾,挑起教派衝突,力圖繼續保持在南亞次大陸的影響力。

1947年,在英國的授意下,印度總督蒙巴頓勳爵發表了《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並授予各土邦自由選擇加入任何一個自治領的權利。

通過蒙巴頓方案,英國給予各土邦自行決定加入印巴的選擇權,但否認其擁有獨立權,為土邦問題的產生埋下了禍根。

因為根據蒙巴頓方案,克什米爾土邦應該加入巴基斯坦。但是,蒙巴頓卻鼓動伊斯蘭會議,要求英國政府宣布克什米爾脫離印巴而獨立。克什米爾問題就是英國采取雙重標準、另有所圖的產物。因為印巴兩國獨立之時,絕大多數土邦基本按境內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人數以及就近原則,分別加入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但克什米爾土邦顯然情況與其他土邦不同。

克什米爾土邦曆史上與巴基斯坦有著更為密切的聯係,且土邦內大部分居民為穆斯林。但該土邦的王公辛格卻是一個印度教徒,他擔心加入巴基斯坦這樣一個穆斯林國家,會失去其統治地位;但又怕加入印度會激起土邦內廣大穆斯林的反對。所以,他提出了維持克什米爾土邦現狀的建議。

巴基斯坦率先同意了這個建議,但印度一心要將克什米爾納入版圖,在遊說無果後,派兵進入克什米爾,結果導致了印巴第一次全麵戰爭。

這場曆時一年零三個月的戰爭,並沒有解決克什米爾領土爭端,反而使克什米爾境內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克什米爾問題的困境

多年來,印巴兩國為解決克什米爾問題進行了多方努力,但始終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巴基斯坦堅持主張按照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克什米爾人民的意願通過全民公決決定其歸屬,而印度則堅持克什米爾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舉行公民投票,反對將克什米爾問題國際化。

從建國理念上來看,印度的建國理念是基於“世俗主義”原則, 而巴基斯坦則是以“兩個民族”理論為基礎。如果克什米爾最終歸屬了巴基斯坦,就意味著印度“世俗主義”建國原則的失敗,與印度實現大國目標的政治意願背道而馳。

對巴基斯坦來說,如果任憑穆斯林占多數的克什米爾地區加入印度,就是對自己“兩個民族”建國理論的否定。這種建國理念之爭,使得克什米爾爭端在戰略和經濟之爭之上,更賦予了兩國國家生存合法性的爭端,因此調解的難度幾乎為零。

雖然早在1953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巴基斯坦總理阿裏·汗達成協議,雙方願意遵照克什米爾人民的願望解決克什米爾問題,但在此後十幾年中,雙方圍繞“公投”事宜舉行的多次談判均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印、巴雙方都認識到,克什米爾問題是複雜的國際爭端,要指望在短時期內解決這一問題是不現實的。不過雙方倒是在一點上取得了共識,那就是兩國間的三次戰爭使印巴雙方都認識到,武力並不能解決克什米爾問題。所以近年來,巴基斯坦開始利用利用克什米爾的混亂,克什米爾穆斯林的解放事業。

對印度來說,克什米爾大多數土地和人口都在印度的實際控製之下,印度這個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的國家是不可能放棄的。但是持續的對抗已使雙方都不堪重負,克什米爾問題對於渴望快速發展經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來說都有嚴重的負麵影響,特別是影響了兩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印巴兩國能不能同時做出適量的讓步呢?這種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雙方因克什米爾問題發生全麵的戰爭甚至核戰爭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印度長期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領土的一部分,任何一個印度領導人都很難做出妥協,因為這會被民眾視為是“賣國行為”;而巴基斯坦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主動放棄克什米爾這一穆斯林居住區,在伊斯蘭世界便等同於對伊斯蘭事業的背叛,這是誰也無法承受的罪名。即使讓克什米爾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對印巴雙方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克什米爾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本是同根、同族的同胞。克什米爾問題的解決,需要雙方做出戰略上的根本改變。當前印巴雙方都有改善關係的誠意, 並且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願印巴兩國最終能夠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使兩國關係走向全麵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