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內戰摧毀的鑽石大國,超過1/2的人口吃不飽飯,人均日收入10元

 文|格瓦拉同誌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講,要想維持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除了合理的人口規模、豐富的自然資源外,穩定的局勢同樣很重要。如果某國長期陷入動蕩之中的話,即使它擁有極其豐富的資源,也很有可能會陷入發展困境當中,甚至連生存都會成為大難題。比如,作為鑽石大國的塞拉利昂,便是典型代表。

塞拉利昂屬於西非國家,西北部、北部、東部跟幾內亞接壤,東南毗鄰利比裏亞,南部、西南部瀕臨大西洋,國土麵積約為7.2萬平方公裏,人口約760萬,首都為弗裏敦。塞拉利昂是個以黑種人為主體、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曼迪族、泰姆奈族各占總人口的30%,此外還有林姆巴族、克裏奧爾人等20多個少數民族,居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新教,以英語為官方語言。

塞拉利昂行政區劃圖

塞拉利昂文明開化的曆史很晚,直到曼迪族在13世紀遷來時,當地還處於原始社會階段。1462年,葡萄牙殖民者率先侵入塞拉利昂,並在當地建立貿易據點。此後百餘年間,荷蘭、法國和英國的殖民者相繼來到塞拉利昂,在當地從事黑奴貿易,並建立起弗裏敦等據點。至1808年,英國已經排擠其他國家,占據塞拉利昂沿海地區,等到1896年時,塞拉利昂全境已淪為英國的“保護地”。

英國統治塞拉利昂長達百餘年,期間一直在鎮壓當地此起彼伏的抵抗運動,但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導致的國力衰弱,到二戰結束後,英國對殖民地的控製已經越來越無力。在這種情況,塞拉利昂爭得英國的同意,在1961年4月27日宣布獨立。塞拉利昂獨立後,依然保持著跟英國的特殊關係,不僅留在英聯邦內,而且繼續擁戴英國國王為元首,直到1971年4月19日才建立共和國

塞拉利昂的鑽石礦場

平心而論,塞拉利昂境內資源非常豐富,完全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其中,已探明鑽石儲量高達2300多萬克拉,並且易於開采、質量上乘,是暢銷全球的搶手貨。除此之外,塞拉利昂還蘊藏著1億噸金紅石、1.22億噸鋁礬土和2億噸鐵礦砂,並且漁業、森林資源也極其豐富,尤其是紅木、紅鐵木等優質木材的儲量相當可觀。如果上述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開發的話,塞拉利昂完全有資格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然而,政局的長期混亂,卻嚴重影響到塞拉利昂經濟的健康發展。原來,由於英國殖民當局長期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導致塞拉利昂各民族或派係之間矛盾重重、互相敵視,經常會圍繞權力、財富或土地大打出手。塞拉利昂獨立伊始,代表曼迪族利益的執政黨-人民黨和代表泰姆奈族利益的全國人民大會黨武裝之間便爆發衝突,雖然史蒂文斯總統最終勉強控製住局勢,但並未消除動亂的根源。

塞拉利昂叛軍首領福迪•桑科

1991年3月,前陸軍下士福迪·桑科打著“反對獨裁“和“民主改革”的旗號,在利比裏亞民族愛國陣線武裝的支持下,發動旨在推翻史蒂文斯繼承者約瑟夫·莫莫(1985-1992年執政)的“革命”戰爭。次年,莫莫被政變推翻後逃亡外國,但塞拉利昂並未就此結束內戰,各路軍閥為爭奪總統寶座互相混戰,使得戰爭又持續10年,直到2002年在西非維和部隊的武力幹預下才結束。

長達11年的內戰,導致塞拉利昂至少5萬人死亡,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占總數的1/3),國民經濟完全崩潰,大部分城市都淪為廢墟,損失極端慘重。不僅如此,由桑科領導的“革命聯合陣線”在內戰期間強征大批童年、少年入伍,並指使這支“娃娃兵”頻頻使用肢解、挖心等名目繁多的酷刑來折磨俘虜或反對派,行為令人發指。由此,塞拉利昂內戰經常被稱為世界上最血腥的內戰。

塞拉利昂叛軍中的童子軍

內戰結束後,雖然塞拉利昂政府致力於國家建設,但由於內戰造成的損失過於慘重,因此直到今天,它依舊未能擺脫相對貧困的狀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塞拉利昂2018年的人均GDP僅有523美元(約合3661元人民幣),人均日收入僅有10元,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經濟的一貧如洗導致塞拉利昂民生維艱,給社會保障帶來難題,從而嚴重削弱民眾的幸福感。截至目前,塞拉利昂53.4%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新生兒死亡率高達49.5‰(全球最高),約有16.1%的兒童在5歲前夭折,孕產婦死亡率高達1.1%,數據令人觸目驚心。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文發展指數,塞拉利昂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181位,幾乎墊底

塞拉利昂貧民區

在無力獨自解決生存難題的情況下,向外國或國際組織尋求援助,便成為塞拉利昂政府的“不二之選”。僅以2015年為例,塞拉利昂共接受外援總額7.4億美元,其中,排在前3位的援助方依次是:英國(3.71億美元)、世界銀行(1.31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14億美元)。大量的外援固然有利於幫助塞拉利昂度過難關,但並沒有在實質上消除它貧窮落後的根源,要想實現本國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書目:《列國誌:塞拉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