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垂直起降戰鬥機匯總,戰力大排行,最後一名太意外!

 第一名:F-35B「閃電II」

F-35屬於具有隱身設計的第五代戰鬥機,作戰半徑超過1,000千米,具備有限的類超音速巡航能力。 F-35將是美國和其盟國在21世紀的空戰主力,發展出4種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採用傳統跑道起降的F-35A,短距離起飛/垂直起降機種F-35B,與作為航空母艦艦載機的F-35C,以及專供以色列的F-35I(ADIR,希伯來文:全能者)。將它作為第一名小編就不解釋了。

F135-PW-600 用於F-35B

第二名:AV-8鷂式II

很多人簡單的將鷂式這款垂直起降戰機歸為一種,實際上它是有迭代的。AV-8鷂式II是美軍陸戰隊使用的版本,麥道公司製造。最新型號是AV-8B ,使用了由F/A-18替換下來的AN/APG-65雷達,強化全天候作戰能力。

AV-8並非美國自行研發的機種,而是現役中非常少數從外國取得生產權的武器系統。在美國生產的編號為AV-8A,用作近距離的空中支援和偵察。有鑒於AV-8A的性能不完全滿足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需要,尤其是在載彈量上面。因此,負責生產的麥道飛機公司加以改良,將6架AV-8A改成為AV-8B。主要的改動包括艙蓋改為水滴形、更新電子系統及外掛掛架改為7個,可掛載AIM-9響尾蛇導彈、AGM-65小牛反坦克導彈等。而改良的技術與採用的新系統也交給英國使用在他們的鷂II式與海鷂II式(海軍版)上。

AV-8B 機頭明顯改裝

第三名:雅克-141

蘇聯時代研發的垂直起降戰機,由於解體並未大規模量產。但其設計被用於F-35的研發上,足以證明其優秀的飛行機體設計。雅克-141技術起源於雅克-41M的成熟機體,主要以主發動機作為「推進和升力動力」和以兩個升舉發動機作為「升力動力」,但主發動機則改為矢量噴口設計,進氣口改為類似F-15鷹式戰鬥機的設計,目的是令它可作超音速飛行,故Yak-141最快速度可達音速1.7倍,成為第一種超音速垂直升降戰機。其主翼面積增大而且在前方有邊條,故雅克設計局宣稱Yak-141的機動性及得上米格-29戰鬥機。

洛克希德在1994年承認與雅克設計局的合作關係,且在X-35試驗機試飛成功後才由《簡氏世界飛機大全2000-2001》公開其原型機的部分技術來自於當年洛克希德從雅克設計局手上購得的雅克-141的圖紙資料,而X-35現在發展成為F-35閃電II戰鬥機。

Yak-41和Yak-141都是指Yak-141,只是一個是早期名稱而另一個是後期名稱。

第四名:鷂式垂直起降戰機(英版)

歷史上英國研發鷂式戰鬥機,是為在核戰時機場被戰術核武器摧毀時,能夠從停車場或者林中空地起降保衛領空。後來設計被修改為用作航空母艦艦載機。鷂式是亞音速飛機,缺點是航程過短。

第五名:雅克-38「鐵匠」(蘇聯)

蘇聯海軍航空兵第一及唯一一款可供服役的垂直起降戰鬥機,同時也是蘇聯第一種實用化的固定翼艦載機型號。雅克-38的誕生和蘇聯首批可起降固定翼戰機的基輔級航空母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前者在技術研發及戰術配置上幾乎專為後者而設。但是其過短的航程與載彈量,被蘇軍內部稱為「桅杆保衛者」、「和平鴿」。

雅克-38的垂直升降系統和AV-8鷂式不同而是沿自Yak-36實驗機的設計,全機有三部發動機,分別是機尾的推進/升舉發動機和在駕駛艙後方的兩部升舉發動機。當要垂直升降時,駕駛艙後方的蓋打開,內里的兩部昇舉發動機開動,同時在機尾的發動機其噴管向下,三部發動機一起發功產生一股向上的總推力,由於在垂直升降時各翼面皆失效,故主發動機有三條氣管分別向機尾和兩翼端產生推力去控制飛機,而當改為向前飛行,蓋關閉而兩部昇舉發動機也停機,主發動機停止向此三條氣管供氣而其噴管也改為水平向後,從而變成和普通飛機一樣向前飛行。

Yak-38動力解剖圖

雅克-38在1976年乘基輔號航空母艦出巡的那次,在出發不久即有近一半故障不能飛行,在一個月後更只有一架可以繼續飛,這證明了雅克-38的可靠性不佳,也許就是因為其垂直升降系統的設計而引致,而且由於發動機在垂直升降時向飛行甲板噴出灼熱氣流而把甲板燒穿,之後要在基輔級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加上厚厚的隔熱鋼板並且用鈦合金鉚釘固定,由於要增載入彈和載燃料量而改為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滑行起飛,這成了後來的Yak-38M。當蘇軍入侵阿富汗戰爭時曾試過把雅克-38部署在陸上機場,但因為在垂直升降時揚起太多砂塵,實用效果不及武裝直升機而作罷,Yak-38在服役期間除了部處在四艘基輔級航空母艦上就是在北方艦隊基地的摩爾曼斯克和太平洋艦隊基地的海參威,以及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海軍訓練中心,雅克-38已經全部在1992年退役。

第六名:EWR VJ 101(德國)

第一種旋翼概念的噴氣式戰機,第一種電傳操控的垂直起降戰機。可惜德國被戰後制約武器發展,於1968年取消項目研發。原型2架X-1和X-2

第七名:達索IIIV(法國)

幻影戰機的總體布局,加裝八台垂直噴氣發動機,算上主推進發動機,整個機身融合了9台發動機,嚴重限制了作戰武器的搭載。

第八名:雅克-36(蘇聯)

雅克-36「徒手」是蘇聯第一種進入垂直起降技術實際試飛驗證階段的技術展示機。它證明了一件事:試飛結果(超短的航程及貧弱的武器攜行量)顯示,該機不可能達到軍用戰機的標準,蘇聯空軍因而放棄垂直起降機的開發計劃,但當時的蘇聯海軍需要一款用於莫斯科級輕型航空母艦的艦載戰機,否則只能以直升機為艦載機,無法提供艦隊足夠的空中防禦,故蘇聯海軍同意資助雅克-36後續研發計劃。

第九名:馬丁垂直起降背包(紐西蘭)

紐西蘭的馬丁飛機公司開發,目前用於特種用途。因其具有飛機使用的特徵原理,被歸為超輕型飛機。

它歷經27年的開發,使用汽油發動機與兩具導風管扇來提供升力。理論上可達到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與海拔8000英尺的高度,油箱加滿油時約可飛行30分鐘。

第十名:魔改殲-6之垂直起降:四號戰機(中國)

1969年的「四號任務」,瀋陽研究所被要求將當時我國主力殲擊機型殲-6改裝成可以在深山短距起飛的戰機,在不斷的改進中在殲6戰鬥機的機身上裝上四個大型升力風扇,利用發動機的燃氣驅動它們,在起飛階段和過渡飛行階段,利用風扇的偏轉進行控制的想法得到大部分設計人員的認同。並組裝了2架試驗機,拿到最初的數據。

但是,後來發生九一三事件,這個項目也被叫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