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硬核高射炮覆蓋高空8萬米,B-2見了也要躲著走

二戰結束後,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飛機的飛行高度和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以美軍的U-2高空偵察機為例,這款偵察機的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27430米,幾乎沒有任何戰機能夠達到這個飛行高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蘇都缺乏攔截U-2的手段。隨著薩姆-2防空導彈的問世,U-2被擊落的戰例多了起來,防空導彈初露崢嶸,對偵察機和轟炸機形成了強大的威懾。然而,盡管防空導彈能很好地攔截轟炸機和偵察機,但在麵對飛行速度更快的彈道導彈時,冷戰時期的防空導彈就很難保證攔截的成功率了。特別是對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而言,如何攔截來自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彈道導彈成了一個大問題,當時的中國同時與美蘇交惡,這兩個國家都對中國發出過核威脅,在缺乏常規防空手段的背景下,中國啟動了一款核大炮的研製,計劃使用核彈攔截來襲的彈道導彈,這款核大炮能將核彈送到8萬米高空,無論是冷戰時期的U-2,還是如今的B-2轟炸機,一旦身處核大炮的打擊範圍,便難以逃脫。
這款核大炮的具體名稱為“先鋒”號,“先鋒”號炮長26米,重155噸,口徑高達420毫米,彈丸重160千克,彈丸初速為900米每秒,可以說,這是一門不折不扣的超級巨炮。研製之初,科研人員準備為其配備的彈丸是無控火箭彈,但對需要不斷修正截擊彈道的超級巨炮而言,無控火箭彈的攔截精度並不好,難以攔截高速襲來的敵方彈道導彈,基於此,科研人員將無控火箭彈換成了攔截精度更高的導彈。
在確認使用“先鋒”號發射導彈後,新的問題產生了。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導彈的尺寸問題,雖然當時的中國造出了多個型號的導彈,但這些導彈還沒有細到足以塞進“先鋒”號;第二,過載問題,按“先鋒”號的參數計算,導彈發射瞬間,需要承受上千個G的過載,對導彈內部的零部件而言,這樣的工作環境可謂是十分惡劣,為了保證導彈發射後能正常執行攔截任務,科研人員就必須在彈體結構、發動機、電子設備乃至陀螺儀等方麵下苦工,以提升導彈的可靠性,對當時的中國而言,這樣的要求實在是過於苛刻。原先為無控火箭彈設計的零部件完全不適用於導彈,為此,科研人員從陀螺儀開始,對加速度表、伺服係統、放大器、變流機、天線、調速管、彈上遙測係統進行了大量改進與測試。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先鋒”號進行了一係列試射,雖然在射程上滿足要求,但“先鋒”號的射擊精度沒有達到預期。此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與美國的關係趨於緩和,中國麵臨的核戰壓力小了許多。與此同時,“先鋒”號的設計理念也開始大幅落後於世界軍事發展潮流,在中國研製“先鋒”號期間,美蘇研製出了突防能力更加強大的彈道導彈和轟炸機,這使得繼續研製“先鋒”號的意義越來越小,最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先鋒”號的研製工作被徹底終止。不過,盡管“先鋒”號已經成為曆史,但在研製這一武器的過程中,中國攻克了大量關鍵技術,如為適應大過載而研發的新型陀螺儀,早已被應用於其他國產導彈,提升了中國導彈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