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4日,以美為首的聯軍對南聯盟發起了代號為“盟軍”的軍事行動,行動以空襲為主,西方先進機型B2、F117、F15、F16等輪番登場,彼時的南聯盟上空似乎成為了美式戰機的大秀場!整個空襲行動曆時78天,過程中摧毀了南方大量鐵路、橋梁甚至是醫院,雖然直到最後一天南聯盟的防空火力還在英勇還擊,但78天的不間斷空襲後美已經達到了完勝的結果。

在這場戰爭中發生的一個小插曲,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那就是在行動開始後不久的3月27日,一架F117“夜鷹”隱身戰鬥轟炸機被南聯盟防空火力擊落,墜毀在布季揚諾夫村附近,這一地點位於南聯盟腹地,並且這場行動中美方並無地麵力量參與,因此沒有任何機會奪回殘骸,隻能眼睜睜看著這架被擊落的F117被對手“收入囊中”!

擊落這架F117的並不是多麼先進的防空係統,而是SA-3防空導彈加P18預警雷達(也不是傳言中來自東方的神秘雷達)。一邊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隱身戰鬥轟炸機,一邊是頗為老舊的防空係統,因此F117這次被擊落就顯得很有戲劇性!那麼1961年就已經服役的SA-3防空導彈是如何擊落隱身的F117呢?這還要從F117的作戰方式說起。

作為美空軍第一款隱身戰機,洛馬公司可謂是傾注了心血,雖然F117的整體隱身能力在今天來看難稱先進,但在二十年前沒有任何一款雷達能夠對其有效探測。與SA-3防空導彈搭配的P18屬於米波雷達的一種,當前米波雷達被認為可提高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但在1999年米波雷達隻是一種常規、技術老舊的雷達,彼時米波雷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研究尚未展開。

P18對F117的有效探測距離在20公裏以內,理論上SA-3加P18這一組合根本沒機會擊落F117,事實也是如此,整個空襲行動中F117幾乎可以用“如入無人之境”來形容。但為了隱身能力,F117同樣使用內置彈艙掛載武器,雖然F117在隱身上麵下足了功夫,可它的彈艙內部並未采用隱身設計,在這架F117打開彈艙投彈的一瞬間,恰好被P18捕捉到,緊接著SA-3防空導彈完成了致命一擊!

78天的防空作戰中南聯盟共擊落61架各式戰機,其中戰果最大的當屬這架F117:在那個時候,隱身戰機可不像今天到處都是的F35!那麼這架被擊落的F117殘骸目前在哪呢?有網友認為這架F117的殘骸已被“感興趣的東方朋友拿走欣賞去了”,試想如果是一架完整的飛機,可能會被全部帶走進行逆向研究,但一架墜毀爆炸甚至其隱身塗層都被燃燒殆盡的殘骸顯然沒有太大的研究價值,即便對特殊材料有興趣,其中的一小塊就夠了,並不需要整個飛機殘骸。

近日塞總統(就是前幾天哭的像個大男孩的那位)到訪剛換裝鎧甲S2防空係統的塞軍第3防空師第250防空旅,並且帶來了一件特殊的禮物:用F117殘骸製作的獎杯,也正是這個防空旅在1999年擊落了那架F117!由此可見,被擊落的那架F117殘骸的大部分仍被塞爾維亞妥善保管,並且從中也可以看出這些殘骸在今天已無研究價值,不然也不會被用來製作成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