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彈頭數量是否需要增加?專家: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關於我國是否應該增加核彈頭數量的問題,在網上吵得熱火朝天。反對方主要有兩個觀點:一是太費錢;二是與數量相比,提升質量才是關鍵。
先來看看第一個。增加核彈頭數量,確實挺費錢的,這不是像某些人想的那樣,隻要造出來就好。根據美國方麵發布的一份報告來看,在1940-1996這50多年裏,美軍在核武器方麵花費了5.48萬億美元,占了該時期總軍費的29%。而其中,核彈頭的製造費用隻有7%,剩餘的錢都是用來部署、維護、防禦、建造預警通訊指揮控製係統、拆解核彈、核廢料處理等等。
不過,費錢歸費錢,事關國防安全的大事,如果因為費錢就不幹了,那怎麼保障國家安全、人民利益?有研究認為清朝的GDP在鴉片戰爭前高居世界第一,可結果呢?都讓外國人給搶走了。沒有足以威懾敵人的力量,空有財富,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肥羊”。而且以我國現在的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地位,適度核彈頭數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有這個能力的。
反對方的第一個觀點“槽點”頗多,第二個觀點卻是沒毛病的,提升質量確實是關鍵。我國原子彈成功試驗後,西方國家盡管震驚,卻也有部分人嘲諷說“有彈無槍”,因為當時我國缺乏把原子彈送到敵方戰略要地的載具。
東風41可覆蓋全球
而隨著時間變化,現在的防禦係統越來越先進,所以我們在適度增加核彈頭數量的同時,更要大幅提升“槍”的水平,隻有這樣才能有效威脅到敵人,不然單純的堆量,也很難起到作用。其實這一點胡錫進在自己的觀點中也提到了,他說的是“要增加1000枚核彈頭,至少100枚東風41”,東風41就是一把很好的“槍”,高達14000公裏的射程,以及強大的突防能力,可以讓它將核彈投送到敵方“心髒”。
戰略核潛艇
而毋庸諱言的是,“槍”,也就是核載具,包括戰略核潛艇、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等,我國以東風41為代表的洲際導彈是十分給力的,達到了世界頂尖水準,絲毫不亞於美俄。可在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方麵,還是弱了一截,沒有形成強大的“三位一體”核威懾體係。
美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特別是核潛艇,按照我國“不首先動用核武器”的原則來看,戰略核潛艇會是我國進行二次核反擊的主要手段,因為一旦敵方計劃進行核打擊,勢必會優先摧毀核設施,核潛艇相對於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來說,生存能力要更高。也是因為這樣,美俄也是選擇將主要核力量放到核潛艇上。美國有俄亥俄級核潛艇,還正計劃建造更新型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俄羅斯也有了去掉“龜背”的北風之神-改。我國與這倆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綜上所述,增加核彈頭數量很有必要,可與增加核彈頭數量相比,更重要的是提升核載具的性能,確保“劍出鞘、必見血”,讓敵人不敢抱有僥幸之心。(微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