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做出的新決定,很大程度上證明了中國人所作所為是正確的


圖為新聞源截圖
美軍專家奧斯本5月下旬在《國家利益》撰文《為什麼說中國的殲-20隱身戰機無法與F-22、F-35競爭?》,文章中對殲-20的性能著筆不多,畢竟目前服役的殲-20隱身戰機明顯的短板隻有航空發動機,但是飛翼氣動布局讓這款戰機的敏捷性大增。
圖為殲-20隱身戰機
奧斯本所謂的無法競爭是指殲-20數量的劣勢,按照軍事專家的分析,截至2019年殲-20一共生產了50架左右,遠低於F-22和F-35的數量。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一共生產了187架可用的F-22戰機,減除5月15日新墜毀的一架,現有183架可用。截至2020年3月F-35一共生產了500架,在美軍中服役有300多架。美軍現在至少擁有500架五代隱身戰機。這種數量上的差距是殲-20無法與之競爭項目之一。
但美國人的信心也並非十足,畢竟中國是全球工業生產能力最為強大的國家,殲-20現在的數量不足並非受到生產力的製約,大多數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等待更加先進的發動機才讓殲-20首批戰機的數量不多。
但從2019年開始,殲-20試飛新發動機的消息傳出,發動機問題解決之後殲-20的產能將會爆發出驚人的效率。從中國船廠建造055型萬噸大驅、航空母艦以及兩棲攻擊艦的速度可以看出,中國人向來不缺乏效率。隻是在技術提升的過程中需要時間,這個時間也比國際上通常所需要的要短得多。
圖為殲-20隱身戰機
在殲-20生產的同時,美國人發現中國航空工業一些新的舉措,引發了注意。那就是在殲-20研發成功之後,中國並沒有放棄前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殲-10C是2018年正式服役,殲-16、殲-11D都在繼續研發升級中。
這顯示,中國並沒有將空中力量完全寄托在五代隱身戰機上。
中國可謂是全球對抗五代隱身戰機經驗最豐富的國家,這是沒有選擇的結果,全部拜美軍所賜。現在,中國有了自己的五代隱身戰機,還在大力研發四代新戰機,這透露出什麼樣的信息?
盡管所有的軍事專家都認為五代戰機比四代戰機更具有戰鬥力,但同時五代戰機的弱點也非常明顯---過度依賴隱身性能、武器搭載數量有限以及昂貴的價格。一旦失去了隱身優勢,五代戰機能夠同四代戰機對抗嗎?
圖為F-22
中國應該在這個領域有非常強大的發言權,中國電科研發了款數量不詳的反隱身雷達,反隱身技術的更新的確對隱身戰機帶來的致命威脅。最新的消息顯示,軍事能力並不強大的委內瑞拉因為采購了中電科的JY-27反隱身雷達,就能有效地狙擊美軍F-22的入侵。
況且,中國的夥伴俄羅斯還擁有強大到足以讓美軍竭盡全力遏製的防空係統S-400,最新的S-500在2020年投入測試。
這些來自中國、俄羅斯新的武器研發變化,讓美軍開始反思五代隱身戰機的戰略作用。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空軍也開始看到了過分依賴五代戰機的局限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中國人所作所為是正確的。
圖為F-35
2019年開始,美國人開始了一係列的調整,F-22生產線永久封存,F-35訂單減少。美軍開始效仿中國做出新的決定,向波音采購改進版本的F-15EX戰機補充到空軍隊伍中。F-15EX有望未來同蘇-35、殲-11D對抗,從而避免隱身性能失效之後空軍機隊的崩潰。(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