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決裂正式搬上談判桌!德國爭當第一人,要求取消對俄羅斯製裁

雖然蘇聯這個紅色帝國已經解體數十年,但是作為其遺產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依然和西方陣營處於對戰的狀態,並沒有因為冷戰的結束而減緩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反而在進入21世紀之後,由於地緣衝突進一步加深雙方的對立。
尤其是在2014年克裏米亞衝突全麵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同俄羅斯的關係徹底惡化。西方認為是俄羅斯的入侵導致了烏克蘭的分裂,並以此作為理由對俄羅斯展開了經濟製裁。其中美國的積極性最高,利用歐洲和美國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優勢,對俄羅斯進行了一連串的製裁打擊。
但隨著各國利益逐漸不再統一,特別是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之後,歐盟對於俄羅斯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鬆動。其中德國更是爭當第一人明確要求取消對俄羅斯施加的經濟製裁而這也讓美國同歐盟之間的決裂被正式搬上了桌麵
回顧過去的幾個月不難發現,這一次歐美同盟之間出現的裂痕還是圍繞在疫情期間發生的種種矛盾。當“美國優先”這句口號被廣泛應用在國際防疫工作中時,直接引發了一係列負麵影響,畢竟美國這是在最不應該采取單邊主義的領域中展現出了自己霸道無理的一麵。而且真正在歐美之間埋下定時炸彈的,就是因為疫情而受到衝擊的歐盟國家經濟。
在疫情發生前,俄羅斯和德國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就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白宮多次遊說德國取消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但最後均未能得逞。而美國一方麵繼續保持對俄羅斯的高壓政策,另一方麵開始尋求對參加項目的企業展開製裁,這無疑是在幹涉歐洲內部的主權完整與獨立,更是對歐盟價值觀“登門踏戶”式的侵犯。
因此當全球各大權威機構以及各個國家的經濟主管部門都對未來的前景報以悲觀的態度時,就有部分德國議員主動出擊,要求北約應該放棄對俄羅斯的製裁,並且還將此舉視作振興德國經濟的解決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這種言論的出現絕非是偶然事件。
早在去年12月末,美國財政部開始對北溪2號項目進行製裁時,默克爾就已經明確表示,反對這種來自域外勢力的單方麵行動。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經濟受損嚴重的德國更是必須要為今後做長遠打算,顯然距離他們更近的俄羅斯占據著毋庸置疑的優先性。
在多種因素疊加的情況下,德國作為北約以及歐盟的重要成員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從某種程度上並不稀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勢必會造成美國-歐洲在針對俄羅斯製裁問題上的一係列連鎖反應,作為全球最強的軍事同盟,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