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領域,美國的技術水平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該國就順利完成了他們的“阿波羅計劃”。眾所周知,阿波羅計劃成就了美國人登上月球的壯舉,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如今,美國人登上月球已經過去了50多年的時間,而在這期間其實也有不少人都懷疑美國“造假”,因為隨著各國對航天的進一步了解,很多人都明白了登月的難處所在,而且自阿波羅計劃以後,美國方麵也沒有再重啟登月,所以結合現實來看,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也確實容易惹人懷疑。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讓人懷疑其真實性的技術成就也必然是先進無比。事實上,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美國與蘇聯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太空競賽,而月球也就成為了兩國首要探索的目標,在這個過程當中,美蘇雙方誰都不願落後,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個過程才將人類的航天技術水平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確定的是,在推動其“阿波羅計劃”發展的時候,美國的航天技術水平一定是非常先進的,據了解,為了實現這一計劃,美方當時一共提出了四個登月方案還有四項輔助計劃,而在登月之前也進行了多次不載人飛行試驗,總而言之,在登月之前,美方一定是做好了萬全準備,那麼就在當時,美國的技術到底是有多先進呢?

毫無疑問,想要將其宇航員送上月球並讓其安全的重返地球需要涉及到許多高端技術,包括火箭、雷達、無線電製導、合成材料還有計算機等都要得以正常運用,就拿火箭來說,據悉,“阿波羅”號飛船采用的是大推力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進行發射,有相關數據顯示,“土星”5號作為超重型運載火箭,它的推力可達到340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18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也可以達到45噸,而放到如今來看的話,恐怕其他國家也很難達到這個水平。另外還有觀點認為,美方之所以沒有重啟登月計劃或許也正是因為火箭的原因,因為“土星”5號的製造成本實在太高,而且對於美國來說,這款火箭也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所以某些方麵已經較為落後,在這樣的情況下,美方在重啟登月之前就一定會做出更多突破。

而從如今來看,美國其實就已經在航天領域做出了更多的優秀成績,就拿其SpaceX公司的星鏈計劃來說,據了解,該計劃將由1.2萬顆衛星組成,雖然對於美國來說,衛星發射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此大規模的發射計劃也是非常少見的,如果在這期間出現任何問題都將是一個巨大損失,所以美方在提出這個計劃之前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除了發射衛星以外,美國的火箭回收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據相關報道顯示,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SpaceX公司用一枚“獵鷹9”火箭成功將一顆地球觀測衛星送入太空,而且還首次在美國西海岸實現陸地回收,當其火箭成功落地之後就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而由於這項技術的難度實在太高,所以其他國家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雖說在近幾十年以來,我國也同樣創下了不少優秀的航天成就,包括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要知道,在這之前,人類並未“接觸”過月球背麵,所以我國登陸月背的難度可想而知,而在成功實現登陸之後也就不難看出,我國的航天技術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北鬥衛星係統也是讓各個海外國家對我國刮目相看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由於在航天領域起步較晚,所以我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也是一直都存在的,不可否認的是,與美國相比,我國如今在很多方麵都有不足之處,有分析指出,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航天強國”,我國還需要重視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與美國相比,我國在運載火箭等重要技術領域都還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另外,我國的機械、電子等基礎工業實力也較為薄弱,而且相關的試驗手段也比較落後,毫無疑問,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我國的航天發展,所以想要趕上美國的技術水平自然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當然,基於近幾十年來的經驗積累,我國的航天技術也並不是毫無所長,雖然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我國的經濟水平明顯落後,導致在航天領域投入的經費也有限製,但可貴的是,我國非常清楚自己的短處,所以在這些年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國就深知量力而為的重要性,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發展一些重要的航天項目的時候,我國才有機會用更少的錢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另外,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我國的特殊體製還能更好的集中力量,而西方想要發展一個較大規模的項目卻都要因為經費的事情扯皮很久,還有在可靠性和成本價格方麵,我國航天也要遠遠優於美俄等重要航天國家。如此看來,我國與美國相比已經是各有優劣,而如果我國能夠“揚長避短”的發展下去,那麼想要趕上西方水平也不是什麼難事。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我國技術的發展,美國領先於我國的距離已經越來越短,而放眼全球,我國的航天技術水平也完全能夠占據世界領先地位。

其實在未來的航天發展當中,中美等國或許還會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因為太空屬於全人類,所以航天合作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到那時,各國之間的差距應該也不再重要,但是相信在未來有可能會發生的國際合作當中,我國的技術一定可以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